广西全州红油米粉

红油米粉是桂林全州县特有的风味小吃,始于秦形成于汉末,距今有2000多年历史 。
素有“鱼米之乡”、“桂北粮仓”之美誉的全州盛产优质稻米,聪明的全州人利用资源优势将稻米“变身”为圆溜细长的出榨米粉或干粉 。全州人喜爱辣味,用智慧把辣椒演绎得出神入化,秘制出米粉的灵魂辅料——销魂的红油,从而大大提升了米粉的精气神!细粉、红油、筒骨黄豆汤,是全州红油米粉的缺一不可“三剑客”,再加入黄豆、葱花,这道色香味俱全的美食便大功告成 。
走在全州的街头巷尾,米粉店鳞次栉比 。清晨,家家粉店排成了“长龙阵” 。“再来二两,多加点红油啊!”熟悉的乡音此起彼伏 。“哧溜哧溜”嗍一碗,色、香、味瞬间定格成永恒的美 。
千年孝道,一粉传承 。红油米粉传说与孝顺有关,可谓是一道绵延千年“孝道文化”的美食 。
相传,全州有个大孝子唐国忠 。一年冬天,他的母亲得病,不思饮食 。他急得坐立不安,赶紧焚香向嫦娥求助 。嫦娥教唐国忠用全州“三辣”(辣椒、姜、蒜)做驱寒的食物:选用大红辣椒,先用清水煮一下,去籽,再加适量食盐,与煮辣椒的水一起倒入石磨里磨成细浆 。再取适量花生油,先在锅里烧热,倒入辣椒细浆,不停地搅拌,熬成辣椒酱不沾锅铲时即成了红油 。红油配米粉,爽口、开胃、御寒,唐国忠的老母亲吃了三回,病奇迹般地好了 。从此,红油米粉在全州广泛流传 。
在《广西传统食品大全》一书对此传说的记载有所不同,认为全州孝子唐国忠生于清代 。母亲突然卧床不起、不思饮食后,唐国忠背着鸟枪上山,打落一只野鸡,回途思量如何让母亲开胃,忽然灵机一动:如果把米碾碎,搓成细条,再把野鸡炖烂加上黄豆及各种有营养、开胃的配料,母亲一定爱吃 。回家后,他立即将大米捣制成长条,把野鸡、黄豆入锅中,待鸡肉炖烂后捞出 。取出骨头丢入锅内再熬 。又将野鸡肉剁碎,把搓成细条的米粉放入鸡蛋汤里一烫,装入碗里,加入细鸡肉、辣椒、黄豆等配料 。母亲尝了一口,感到清香可口,胃口大开,连吃两碗 。之后唐国忠变着花样做米粉给母亲品尝,不久,母亲恢复健康 。此事一传十,十传百,人们称赞唐国忠的孝心的同时,纷纷向他讨教做米粉的手艺 。
红油米粉讲究的是汤和红油 。红油米粉都是汤粉,没有干吃的 。那汤,比较正宗一点的,是猪骨头汤,也有舍得本钱的,用的是猪脚汤,更舍得本钱的,据说里面还会放一只鸡进去 。和上黄豆熬那么一夜,纯正的米粉汤便出来了 。然后把瘦猪肉剁作肉沫,另外再煮出一锅来 。吃的时候,烫(桂林人叫“冒”)好的米粉加上汤和汤里的炖黄豆,加上肉沫,加上一勺子红油,加上葱与芫荽(香菜)以及其他各种香料,你就开始呼噜呼噜地吃吧 。当然,如果你受不了辣,还是少放点红油为好 。
这个红油,是很值得说道说道的 。正宗的红油,是红亮透明,盛在碗里一眼可以看到碗底 。如果是浑浊的,要么是油不纯,要么是做法不对 。它不比桂林米粉的那种炒干的辣椒沫,吃在嘴里满嘴的粗糙,更不比北京的那种所谓的辣椒油,一点辣的影子也没有 。它把所有的渣子都给你滤掉了,它的辣,可以说是辣的精华 。它红亮地浮在汤的表面,那汤是清的,油是辣的,你要是辣得受不了了,把红油吹开喝一口清汤解解辣:各种味既是混在一起的,又是这样的可以分离,真是美妙极了 。
全州红油米粉的最大特点便是又热又辣 。这是为什么呢?从下面的做法中你就能知道其中的奥秘所在了 。
全州红油米粉的制作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