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岳阳华容民间礼仪习俗


湖南岳阳华容民间礼仪习俗

文章插图
一、婚嫁
清光绪壬午《华容县志》载:“幼即缔姻,以红笺合书两家生年时日,谓之庚书 。问名纳采,略仿古意 。及期,迎轿至,婿于门外亲迎 。先期接女者,方‘圆房’ 。”这些习俗久传无改,且越来越成繁礼缛节 。
旧时富户娶亲,先拿“八字”,再“短节过门”、再“过茶求亲”,即所谓“三茶六礼”,还要赶猪、赶羊,抬酒、抬肉,送衣、送物 。婚前一月女方请人教哭,谓之“哭嫁”,戏称“开榨” 。及期,举行告祖礼,向祖宗辞行,大筵宾朋 。老少两辈亲家骑马送亲 。上轿后用对联封轿门,只写上联,男方对上了对子才能开轿迎亲 。新娘坐4人或8人抬的大花轿,“双吹双打”(即两只唢呐、两面大锣),大姓迎亲唢呐每个节拍锣棒3响,与县官出巡同仪,小姓只打2响 。男方当晚举行庙见礼,拜天地祖宗,请当地有声望的文人掌礼,少则6人,多则12人,从后厅到前厅设3道香案、醴品,进行礼赞 (如吟如唱) 。新郎新妇则来往串拜于各案前,每行一则礼,鸣炮奏乐一次,分食茶果一次,奢耗之大,非穷家小户所敢望及 。但即便穷家小户婚嫁,也不免繁礼缛节之累 。
解放后,提倡男女自由恋爱、新式婚礼,废“幼即缔姻”旧习和繁礼缛节 。1980年后,随生活的普遍提高,“纳采”习俗又在兴起 。婚前一、二日婿家要向岳家“过礼” 。富裕人家,有过全猪、100斤酒、100斤鱼、大量现金者,一般人家也不少于数十斤肉、鱼、酒和一些现金 。女方嫁妆,一般有成套家具、“几铺几盖”被褥、音响、电视机等,少数户是组合家具、组合音响、高档卧具、彩电、冰箱、双缸洗衣机一应俱全 。
婚期中,男女双方宴请宾客,多者设筵数十席 。迎亲废了花轿改用车辆(农村多用各种农用机动车,城镇多用客车或轿车) 。如此大操大办已成为人们厌而难弃的陋习 。而婚嫁仪式则从简从新,旧时的拿八字、请媒人以及告祖、庙见、拜天地等礼仪,全已摒弃 。近年城镇、机关、学校,举行集体婚礼、旅行结婚的渐多 。
二、生育
旧时,婴儿出生后,有报喜、洗三、接家家(gàgà,外婆)、出窝、抓周等庆贺习惯,接家家是其中重要的活动 。婴儿出生,或三日、或十日,办“三朝”或“十朝”酒,接家家来家,其他亲友也携礼赴宴 。家家的礼物最丰盛,有摇窝、枷椅、衣帽、鞋袜、蛋、糖、米 (粥米),宴席上家家坐首席,红蛋(又称喜蛋)为必备之物 。满周岁,再送衣、食和金、银饰物 。解放后,这些习俗仍在延续 。近年有些家家的馈送越来越讲究,有的送电视机、洗衣机、金属童床、推车、电子琴、电动玩具等礼物 。
三、寿辰
旧时,“父母在,不庆寿” 。庆寿,有“男做虚(提前一个年头)、女做实”的习惯 。从 50岁即可开始做寿,“做”则要接受庆贺、摆筵请客,不“做”则不庆不请 。富家做寿,张灯结彩,摆筵席、设鼓乐,有的还搭台唱寿戏 。解放后,做寿一度停止 。20世纪末又已恢复,但拜寿改为席间祝酒,或向电视台点播节目,乡间也有晚辈为寿者行大礼(跪拜)的 。寿宴日渐讲究,并出现了庆10岁、20岁、36岁的陋习 。
四、丧葬
县境死了人,有报丧、下榻(从床上移尸地上)、设灵、入殓、做斋、送葬、埋坟等习俗 。
从解放后出土的宋、元、明、清墓葬看,华容自古厚葬 。死者睏棺、椁,衣锦绣,富者还饰金、玉宝物,或以防腐药水浸尸,或以糯米、石膏、石灰、黄泥混合裹棺 。解放后,提倡葬事从简,反对做斋、超度等迷信活动,但讣告、吊奠、择日出殡、择地埋坟等习俗仍存 。1980年后,火葬和开追悼会之风兴起,但铺张丧事也引人注目:出殡,用龙杠抬棺,前举祭幛、花圈,后随披麻带孝的孝子,锣鼓、鞭炮,浩浩荡荡,护送上山;城镇出殡送火葬时,前举花圈数十甚至数百开道,后随护灵车三五部至十多部,奏乐鸣炮,声势更为浩大 。
【湖南岳阳华容民间礼仪习俗】 近年,城乡(特别是农村)老人去世后做斋又已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