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不断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 破解大而不优多而不精

近日,在位于沈阳市浑南区的沈阳芯源微电子设备股份有限公司新厂区高端晶圆处理设备产业化项目现场,公司副总裁顾永田正带领员工们如火如荼地开展机电设备的验证调试工作 。“这一项目致力于打造东北地区顶级的半导体专用设备研发与生产基地 。投入使用后,将有效解决生产空间及生产能力不足等问题,预计该项目一期工程达产后产值可达到10亿元,纳税7500万元 。”顾永田说 。
在工业大省辽宁,制造业是“当家优势” 。如今,辽宁正不断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集群,正由“制造”逐步迈向“智造” 。同时,辽宁也针对自己存在的短板――大而不优、多而不精,奋力破解对症下药的良方 。
增强核心竞争力
芯源微是半导体光刻设备的领先企业 。2019年芯源微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成为“辽宁省科创板第一股”,是辽沈地区IC装备的先锋企业 。受益于国内半导体产业的蓬勃发展,芯源微的订单量剧增,2021年芯源微实现产值11.84亿元,营业总收入8.29亿元,同比增长152% 。
“增强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必须加大研发投入,注重人才梯队培养,持续创新提高发展质量 。”沈阳芯源微电子设备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宗润福表示,公司加大研发投入力度,保证创新机制运行;强化人才培养制度,加强研发团队建设;注重产学研合作,促进创新成果转化,助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
前不久,在位于鞍山经济开发区的迈格钠磁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机械加工车间内,工人们在赶制永磁调速器的主要零部件,装配车间在进行整机动平衡测试,一派热闹场景 。
这是一家专注于稀土永磁材料高端应用和研发的创新型企业 。“迈格钠的快速成长就在于看准了稀土永磁的高端应用,大胆开展科技创新,让稀土永磁材料焕发活力,瞄准世界科技前沿,不断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有效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迈格钠磁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马忠威说 。
制造业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离不开生态建设的优化创新 。辽宁省科技厅相关负责人表示,辽宁将统筹各类创新资源的事业平台、各项政策创新的制度载体,打通科技成果到产业化的关键通道 。同时,出台《关于完善科技成果评价机制的实施意见》,加快落实科技体制改革三年攻坚方案,在体制机制上进行突破 。
加快培育先进集群
【辽宁不断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 破解大而不优多而不精】日前,工业互联网?辽宁沈阳中德装备园成功入选第十批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名单,这是东北地区首个工业互联网领域示范基地 。
位于沈阳市铁西区的中德(沈阳)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是全国第一个以中德高端装备制造为主题的战略性平台 。成立6年来,园区经济总量呈现跨越式增长,实现翻番 。2021年,园区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946.1亿元、增长9.2%,完成全口径税收122.3亿元、增长19.7%,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41.9亿元、增长16.9% 。
在中德园,华晨宝马、赛轮等15个高标准智能工厂建设正加快推进 。“中德园要坚持产业高端,要坚持科技创新 。”沈阳市铁西区区长、中德园管委会主任郭忠孝表示,以“数字辽宁、制造强省”建设为契机,做好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推动先进制造业向高质量迈进 。
郭忠孝介绍,具体来看,一是以智赋能激活“老字号”优势 。支持培育汽车、装备制造等行业龙头,形成数十个融合应用示范模式,重点推进华晨宝马、赛轮等15个高标准智能工厂建设 。智能工厂、智能车间、智能生产线达52家,企业上云突破200家,打造“双千兆”示范产业园区 。二是着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抢滩布局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利用宝马新工厂建设契机,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目前,引进本特勒产业园、德国宝适等近40家宝马配套商落户园区,形成了一个总投资80亿欧元的汽车产业集群 。引进北方生物医药谷、博泰制药、伟嘉生物医药基地等,打造千亿元级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 。三是着力构建高层次产业体系 。截至目前,中德园工业项目亩均投资强度达到403万元/亩,税收强度达到46万元/亩,分别高于全市控制指标均值35%和85%,土地含金量进一步提升,确保了经济高质量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