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模式|互联网:金融科技转型的「镜子」

商业模式|互联网:金融科技转型的「镜子」


文/孟永辉
【商业模式|互联网:金融科技转型的「镜子」】有关金融科技的洗牌依然还在进行 , 这一点 , 我们可以从以蚂蚁金服、京东科技为代表的头部公司身上看出一些端倪 。 对于金融科技来讲 , 这样一种洗牌是必要的 , 也是必须的 , 因为只有经历了这样的洗牌之后 , 金融科技才能彻底摆脱互联网的终极命题的牢笼 , 真正进入到一个属于自己的全新的发展阶段 。
曾经 , 人们提及金融科技 , 通常会把它和互联网的终极归宿联系在一起 。 之所以会有这样的结论 , 除了诸多的金融科技玩家都是互联网玩家之外 , 另外一个根本的原因在于 , 金融科技业已成为互联网发展的终极阶段 。 后来的发展告诉我们 , 仅仅只是将金融科技看成是互联网模式发展的极致的做法 , 并不能够给它带来长久的发展 , 甚至还将会它带入到发展的死胡同里 。
这一点 , 我们可以从蚂蚁金服、京东科技等玩家们的身上看出一些端倪 。 可见 , 金融科技并不能够充当互联网式的收割流量的终极命题 , 而是应当具备更多的新意 。 当金融科技成为了互联网式的收割流量的马前卒的时候 , 它的发展实质上早已无可避免地走入到了无可挽回的地步 。 这是金融科技之所以会遭遇如此长时间的洗牌和调整的根本原因 。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 , 金融科技的洗牌 , 是互联网模式洗牌的集中体现 , 有关金融科技的校正 , 更像是一种对于互联网式的发展模式的集中校正 。
认识到金融科技与互联网模式之间关系 , 并且透过互联网模式的变革来探讨金融科技的新进化 , 是非常有裨益的 。 一味地将金融科技的进化孤立起来 , 封闭起来看待 , 非但无益于金融科技的校正 , 甚至还会将金融科技的发展再一次带入到全新的发展死胡同里 。
金融科技需要新的内涵
当下 , 一场全新的嬗变正在诸多的互联网公司身上发生着 。 在这样一场全新的变局之下 , 我们看到的是 , 越来越多的互联网公司开始借助新技术的力量来改变自己和诠释自己 , 以找到自身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的发展新机会 。 一系列的新技术开始在互联网公司身上出现 , 这些互联网公司早已告别了以往带给我们的传统印象 , 而是改头换面以一种全新的姿态展现在了我们面前 。
大数据、云计算等本身就与互联网联系紧密的新技术自然不必说的 , 除了它们之外 , 我们看到的更多的是 , 一系列的应用型的新技术开始在互联网公司内部出现 。 智能机器人、无人机、区块链、边缘计算等应用型的新技术 , 一经出现 , 便被互联网公司应用到实际的商业运作过程当中 。 于是 , 传统意义上的互联网公司便有了新的内涵 。
同理 , 金融科技同样是需要这样一种新内涵的填充的 。 以往 , 我们所认为的金融科技只不过是互联网金融的延续 , 只不过是流量对象的转移 , 除此之外 , 再无其他 。 实践业已证明 , 仅仅只是以这样的内涵来诠释金融科技 , 是无法给金融科技带来长久的发展的 , 归根到底 , 它们依然还是会把金融科技的发展带入到死胡同里 。
当新的内涵开始充实和完善互联网的时候 , 金融科技同样是需要这样一种新内涵的充实和完善的 。 同互联网一样 , 金融科技的内在的元素、流程和环节都需要这些新技术的填充和完善 。 对于金融科技玩家们来讲 , 如何用新的内涵来重新诠释自身 , 如何像互联网那样找到全新的发展可能性 , 无疑是一个必然要着重思考的重要话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