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永浩|50岁罗永浩宣布退网:再创业可能后悔,不再创业百分之百后悔( 三 )


《晚点》:再创业为什么选择 AR?
罗永浩:几乎从确定锤子科技失败的当天开始 , 我就在想还完债回来做什么 。 还债过程中很多具体的工作都容易触发负面情绪 , 每天能抽空想想这些很治愈 。 这三年 , 我和几个合伙人聊到最后 , 只有两个方向是真正感兴趣并愿意投入后半辈子去做的 , 一个是电动汽车 , 另一个是下一代计算平台 。
电动汽车不像手机 , 有特别成熟的代工 , 从启动到基本弄明白量产可能至少要五、六年 , 资金要求也大很多倍 。 这三年 , 除了造车新势力那 3 家 , 很多超级重量级的选手也都陆续进场 。 我们综合估算了难度和时间窗口 , 觉得已经来不及了 , 最后很自然选择了 AR 。
有些人觉得 VR 是下一代平台 , 还弄出 “元宇宙” 的概念来讲一些宏大的故事 , 我们觉得 VR 的本质更像是游戏主机 。 三大游戏主机的全球年销量是 5000 万部左右 , 就算 VR 多了些社交属性 , 一年卖到一两亿部应该也就到头了 , 那它可能是史上最畅销的游戏机 。 全世界同时持有量几十亿 , 每年能卖十来亿部设备的 , 才能叫下一代计算平台 。 我们相信 AR 就是下一代计算平台 , 这在科技界很大程度上也是共识了 , 并不是我们的创见 。
【罗永浩|50岁罗永浩宣布退网:再创业可能后悔,不再创业百分之百后悔】《晚点》:想做汽车的冲动和激情来自哪里 ?
罗永浩:多数男性都会喜欢汽车 , 我这一代人还因为穷 , 年轻时没拥有过自己的汽车 。 另外 , 电动汽车是对腐朽的传统汽车行业的颠覆 , 能做这个也比较有意义、有成就感 。
我放下明明可以很赚钱的公司回来做科技行业 , 肯定还是想尽量选一个最大的赛道 , 做些了不起的事情 。 大赛道除了赚钱更多 , 更重要的是能创造更大的社会价值 。 这对我们这种有些理想和追求的团队是至关重要的 , 否则也没法长期保持工作热情 。
《晚点》:海外科技巨头 Meta、苹果等也在做 AR , 你们的机会在哪里?
罗永浩:选择 AR , 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觉得时间窗口对我们这个级别的团队来说特别好 。 大的科技公司基本上没有 all-in AR 的 , 唯一号称重兵做 AR 的只有苹果 。 但从供应链了解的信息来看 , 苹果做的是一个 AR 兼 VR 的 XR 设备 。 国内的华、米、O、V 也因为各种原因没有正式启动、或至少不会很快做大规模投入 AR 。 AR 如果一两年就能大规模商业化 , 科技巨头很快就会都冲进来 , 创业公司很难有机会了 。 我们当年做手机 , 时机晚了 , 处处都被动 。
另一方面 , 目前全球范围内创业公司全情投入做 AR 的几乎都是一两百人的小团队 。 以这样小的规模去做 , 也许是融资能力问题 , 也许是认知问题 , 但无论如何 , 一两百人的团队再搞十几年 , 也搞不出能用的、可商业化的东西 。 AR 巨大的软硬件工程量硬梆梆地摆在那里 , 至少也要几百到上千人的规模开发三五年以上 , 才能做出一个消费级别的东西 。 所以作为一个综合资源比上严重不足、比下严重有余的团队 , 五年左右的时间窗口和几千个人的年工程量 , 是比较合适的 。
《晚点》:一个每年全球销售 10 多亿部的 AR 设备 , 会是一款什么样的产品?
罗永浩:我们现在不会对外面谈很多产品 , 一来很多具体想法这个阶段还不方便公开 , 二来我们之前手机业务的失败也不是输在产品上 , 业内人士基本上都知道 , 多数投资人也认可 。
《晚点》:全球很多科技爱好者都期待苹果先推出一个惊艳的 AR 产品 , 你担心吗?
罗永浩:我相信苹果一定会在硬件或技术参数方面 , 做出全世界都做不到的某些硬核指标 , 但我对他们的产品创新基本没什么期待 。 乔布斯去世后的整整十一年 , 这家公司除了一个无线耳机确实做得不错 , 其他产品几乎是零创新 , 有些甚至明显退步 。 为什么全世界都在期待苹果的新产品呢?好像只因为它现在是全世界最有钱的科技公司吧 。 普鲁斯特说 , “势利是人类的绝症” , 确实是这样 。 有时候我也会这样 , 也能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