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人生第一次直播购物,都给了俞敏洪的东方甄选( 三 )


新东方自上而下 , 都带着股韧劲 。
新东方董事长俞敏洪曾经在自己的微信号“老俞闲话”中写道:“我从1岁到18岁在农村长大 , 只要在家乡能种的我全种过 , 从小就喜欢看麦苗从地里露出来 , 变得绿油油 , 经过霜打过冬后蓬勃生长 , 最后结出麦穗金黄一片 , 给我带来无比的幸福感 。 ”
从三次高考进北大、骑着破旧自行车创立新东方 , 再到将8万套课桌捐献给农村孩子、退还所有学费、支付所有工资的悲情转型 , 在不同时间段 , 总能听到俞敏洪的故事 。 小茜对《豹变》表示 , 俞敏洪一直以来给人的印象是正面的、积极的 , 也有很多人愿意为这份情怀买单 。
国企员工李吨吨在第一次看东方甄选的直播时就下单了玉米 , 她对《豹变》说:“没什么特别的理由 , 就是对老师有莫名的信任 。 ”
某种程度上 , 东方甄选对于直播界起到了“拉新”的作用 , 他让原先很多从不进直播间 , 甚至抵触直播的人群也有了“人生的第一次” 。 这部分群体比较偏文艺 , 文化层次也相对较高 , 与颜值相比更喜欢有趣的灵魂 , 他们在东方甄选的直播间找到了共鸣 。
东方甄选这把火能烧多久?其实 , 一开始 , 新东方从教育转型做助农带货直播 , 外界大多是质疑的声音 。
2021年12月28日 , 俞敏洪带领团队开启东方甄选直播带货首秀 , 全场GMV460.4万元 。 第二天 , 俞敏洪没有露面 , 东方甄选只卖出了2万元 。 主播之一的yoyo老师曾经在采访中提到:“最开始这个直播间只有三个人在看 , 我、我爸、我妈 。 ”
如今全网爆火 , 能不能接住突如其来的热度 , 并转化为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 对东方甄选来说是新的挑战 。
首先 , 这几年直播行业高速发展 , 主播水平参差不齐 , “廉价”“哗众取宠”“吆喝式卖货”是很多人对直播带货的第一印象 。 对消费水平较高、追求品质的用户来说 , 直播间卖货这件事本身就不如去官网或品牌旗舰店直接购买让人安心 。
在北京工作的80后文轩买东西看重质量和售后 , 一般只从京东自营下单 , 被社交平台上的新东方直播间刷屏后 , 他直接在东方甄选的抖音商城里下单了罐头 , 但却略有担心 。
他告诉《豹变》:“我一向不信任抖音直播带货的品质和售后服务 。 虽然新东方不是为了卖货而卖货 , 不过我仍然认为是骡子是马还需要再看看 。 ”
而从商业角度看 , 即使在独一无二的直播间文化氛围中 , 大多数消费者还是希望物美价廉 。
小茜告诉《豹变》:“虽然会被主播们打动 , 但付费时还是比较理智 , 我下单的商品都是买回来能吃能用 , 性价比高的东西 。 就像之前960元一袋的面粉 , 确实也没有冲动到会去买这种产品的份上 。 ”
6月14日上午 , 上海一位两岁孩子的妈妈小舟注意到东方甄选直播间推荐《神奇校车》这套书 , 她去搜了一下 , 发现当当上便宜10块钱 , 于是在当当下了单 。
另外 , 有网友认为 , 东方甄选的直播间像是座谈综艺 , 带货只是插播的广告 。 当脱口秀、相声般的带货方式成为直播间的看点时 , 能不能让观众常看常新是留住用户的关键 。
老师备一堂45分钟的课 , 可以重复几次讲给好几个班的学生听 。 但是直播如果没有更新鲜的内容 , 观众的感动、情怀会随着时间流逝 。
小茜表示:“刚点进直播间 , 发现董老师又在说‘我没有带你去看过长白山皑皑的白雪’这段词 , 虽然老师们每次都会即兴发挥一段不同的内容 , 但是重复的东西太多 , 我估计自己的这份热情也会慢慢消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