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中国大陆面板产业:从一穷二白到全球液晶面板产能第一大国

芯片|中国大陆面板产业:从一穷二白到全球液晶面板产能第一大国

文章图片



芯历史──纵览国内外半导体产业发展历程 , 挖掘行业奇闻趣事 , 以古鉴今 , 探寻产业未来发展之道 。
集微网报道 , 回顾全球液晶面板产业的发展史 , 自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起源后 , 历经了日本发展——韩国赶超——中国台湾崛起——中国大陆发力的过程 。
笔者此前已详述了日本、韩国以及中国台湾在这一发展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 , 那么中国大陆又经历了怎样的曲折才从严重依赖进口成为全球液晶面板产能第一大国 。
一穷二白的开端
同半导体产业一样 , 我国液晶显示面板产业也是从一穷二白开始的 。 虽说我国投入液晶材料的研究时间并不算晚 , 清华大学化学系、北化等科研院所在1969年便开始尝试 , 原电子工业部七七四厂(北京电子管厂、即京东方的前身)、七七零厂(湖南长沙曙光电子管厂)、中国科学院713厂(河南新乡)和上海电子管厂等产业界先驱也于70年代末80年代初入局 , 但由于受到设备不完善、资金不足、人才短缺等因素的制约 , 取得的成果甚微 , 液晶面板的产业化更是渺茫 。

图:1956年的北京电子管厂生产车间
直到1984年才有转机 , 这一年深圳中航天马公司建成第一条4寸规格的TN-LCD生产线 , 同时七七零厂通过香港从日本引入主要设备后建成7寸液晶面板生产线 , 虽然都仅是作坊式的小规模实验线 , 并不具备量产的能力 , 但也让中国大陆液晶面板产业看到了曙光 。
三年后 , 河北省和清华大学省校合作成立永生华清公司 , 成功将清华大学化学系的液晶材料研究成果产业化 。 我国液晶面板产业由此也迎来第一个黄金发展期 , 初步形成TN-LCD产业规模 , 建成4寸TN-LCD生产线 。 随后不久 , 深圳天马公司又建了7寸线 , 90年代初又建成12寸线 , 已经是当时国内最先进且规模较大的产线 。
然而在同一时期 , 日本企业的液晶面板产业正如日中天 。 NEC、DTI(东芝和IBM的合资企业)和夏普 , 相继启动了各自的第一条大尺寸TFT-LCD量产线 。 数据显示 , 1991年-1996年间 , 全球至少有25家大批量面板生产线建成 , 其中有21条建在日本 。 而后随着更多企业的参与 , 日本建立了从原材料供应、设备组装、到生产制造、工艺规范一整套完整的液晶面板产业链体系 。 1994年 , 日本在全球液晶面板产业的份额跃至94% , 将中国大陆狠狠甩在了身后 。
在失败中吸取经验
在接下来的发展历程中 , 除了目前面板市场上京东方、华星光电等“佼佼者”外 , 吉林彩晶、上海广电集团(简称“上广电”)也对中国大陆液晶面板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 只是后来因为技术、资金、市场等一系列因素而消失在历史的洪流中 , 业界也从中吸取了经验 。
其中 , 吉林彩晶由吉林电子集团和中科院长春光机所等单位合资而来 , 1998年投资13.2亿元的液晶基地竣工 , 计划年产能为38万块 , 这本是蕴藏了无线希望 , 然而接下来的决策失误却令其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 同年8月 , 吉林彩晶斥资8400万美元从日本DTI引进了一条旧生产线 , 并于次年10月在长春建成试产 。 但由于当时国内液晶面板产业技术基础薄弱 , 项目建成后良率仅为8% , 产品也局限于缺少市场的16.1英寸和10.4英寸面板 , 最终整个项目未能真正量产;2000年7月 , 吉林彩晶更是被“通海高科”的上市骗局拖累 , 一时间资金问题凸显 , 而后的发展更是一路受挫 。
上广电则采用“引进合资”模式发展液晶面板 , 在2002年4月与日本NEC共同投资1146亿日元建设一条第5代TFT-LCD生产线 , 次年12月 , 双方合资成立的上广电NEC(上广电占股75% , NEC占25%)在上海正式挂牌成立 , 之后由合资公司向NEC购买相关生产专利和技术 , 并支付不菲的技术使用费用 , 缺乏技术支撑也为日后上广电的破产埋下祸患 。 自2005年至2007年三年间 , 上广电NEC的第5代TFT-LCD生产线亏损金额超过5亿元 , 原本以为2008年能翻身 , 却遭遇了液晶面板价格雪崩而大幅亏损18亿元 。 2009年3月 , 上广电因资不抵债而被托管重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