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特效杀虫剂常用产品及其应用

关于“水稻特效杀虫剂常用产品及其应用”,你了解多少呢?这里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有关“水稻特效杀虫剂常用产品及其应用”的知识 , 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

水稻特效杀虫剂常用产品及其应用

文章插图
在水稻生长期间 , 会遇到各种病虫害侵袭 , 严重影响了水稻的健康生长 , 降低了水稻产量 。因此 , 使用水稻特效杀虫剂产品等化学方式预防病虫害问题成为了农户们的首选 。本文为大家介绍了水稻特效杀虫剂常用产品及其应用 , 供大家参考 。
水稻特效杀虫剂常用产品
1、中低毒有机磷类杀虫剂
在高毒有机磷类农药被淘汰或禁用之后 , 一些中低毒有机磷类杀虫剂仍在水稻市场得到应用 , 不仅深受用户好评 , 也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 。
1.1、毒死蜱
毒死蜱属于中等毒性有机磷杀虫剂 , 由于具有触杀、胃毒和熏蒸作用 , 开始作为高毒农药的替代品用于防治稻田害虫 , 对纵卷叶螟、二化螟、三化螟有良好的杀虫及保苗效果(86%~97%) 。李莹等研究表明 , 毒死蜱在稻田土壤中的半衰期为6.7~1.7 d , 仍属于消解较快的药剂 。毒死蜱与氟虫腈相比 , 对纵卷叶螟和螟虫的防治效果稍差 , 但对飞虱的效果较好 , 速效性和持效性都能兼顾 , 目前更多用于防治飞虱害虫 。毒死蜱在稻田上应用一般来说是较为安全的 , 但它对水生生物和蜜蜂有较高毒性 。现已成为防治水稻“三虫”用量最大的有机磷杀虫剂 , 国内年使用量约有1.8万吨 。
1.2、三唑磷
三唑磷是具有中等毒性的有机磷杀虫剂 , 杀虫谱广 , 防效好 , 是上世纪90年代初在国内大面积推广替代高毒农药的品种 , 主要用于防治二化螟等害虫有很好效果 , 对二化螟的田间防效达90% 。目前 , 三唑磷药剂已应用十多年 , 部分地区的二化螟已对其产生明显抗性 。此外还有报道三唑磷大量使用后会刺激飞虱繁殖 ,  导致飞虱猖獗发生等问题 。因此 , 在水稻田使用三唑磷时 , 严格控制使用次数和用量是需要十分重视的问题 。
1.3、乙酰甲胺磷
乙酰甲胺磷属于低毒有机磷杀虫剂 , 具有较强的内吸作用 , 还有触杀、胃毒和一定的熏蒸作用 , 而且对家禽和水生生物如鱼虾类较安全 。但一般单用时效果差(仅68%~80%) , 不如与其他药剂复配使用的效果好 。例如使用20%唑磷·乙酰甲乳油1 500 mL/hm2防治二化螟药效在92%以上 , 较乙酰甲胺磷单剂高30% , 且优于三唑磷单剂 。乙酰甲胺磷与氟虫腈混用 , 不仅可以降低使用量 , 而且对防治稻纵卷叶螟或二化螟的持效期均有明显的延长 。这表明乙酰甲胺磷适合与其他杀虫剂复配或混用 , 可以提高其应用效果和价值 。
2、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
拟除虫菊酯杀虫剂的毒性属于低毒或中毒 。虽然它具有高效、广谱、杀虫效率高、残留低等特点 , 但由于它对水生生物有较高毒性 , 以及可能导致稻飞虱再猖獗的原因 , 长期以来禁止在水田中使用 。
近年来 , 拟除虫菊酯农药对水田生物影响的研究获得进展 , 例如测定了溴氰菊酯对7种环境生物的毒性 , 表明其对鸟类、蜜蜂和蚯蚓毒性较低 , 对鱼类属中等毒性(这在拟除虫菊酯农药中是少有的) , 对蚤类、藻类和家蚕属高毒 。但由于溴氰菊酯用量少 , 在环境中降解快 , 实际上在田间使用时对水生生物的危害要小得多 。
用不同剂型的高效氯氟氰菊酯控制稻田害虫 , 比较了2.5%高效氯氟氰菊酯不同剂型防治水稻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的效果 , 为评价其在稻田应用提供依据 。结果表明2.5%高效氯氟氰菊酯SC、EW、ME 3种水基性剂型优于WP及Ecru型 , 对稻纵卷叶螟的卷叶防效和残虫防效均超过80% , 优于20%三唑磷EC和50% 甲胺磷EC常规用量及2.5%高效氯氟氰菊酯wP、EC剂型 。2.5%高效氯氟氰菊酯SC、EW、ME 3种水基性剂型对二化螟枯心防效均超过90% , 残虫防效超过85% , 与20%三唑磷EC常规剂量接近 , 优于2.5%高效氯氟氰菊酯WP及EC剂型 , 显著超过50%甲胺磷EC常规用量 。
尽管如此 , 有的学者认为 , 拟除虫菊酯农药对水生动物天敌和家蚕毒性高 , 用于水稻的环境风险大引 , 不应把它列入适用水稻的药剂 。但近年来也有资料表明 , 醚菊酯和氟硅菊酯一般对哺乳动物和鱼为低毒 , 可安全用于水稻田 。
3、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
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主要用于防治飞虱害虫 。例如使用异丙威、速灭威、仲丁威和混灭威等杀虫剂 , 特点是对飞虱速效性好、击倒力强 , 缺点是持效期较短 , 一般为3~4 d;有的具有较好的选择性 , 对天敌的杀伤作用也比有机磷低得多 。但是 ,  由于长期推广使用 , 害虫对其产生了抗性 , 随着吡虫啉和噻嗪酮的推广应用 , 氨基甲酸酯杀虫剂用量不断减少 。然而 , 近年来由于吡虫啉大量长期连续使用 , 使害虫对吡虫啉产生了严重的抗药性 , 这样一来 , 导致少数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 , 如20%异丙威乳油又重新在稻田上被应用 , 并取得明显效果 , 对白背飞虱的防效在14d内达到90%以上 , 与噻嗪酮药效相当 , 而其速效性优于噻嗪酮 。
4、沙蚕毒素类杀虫剂
沙蚕毒素类杀虫剂主要用于防治稻纵卷叶螟、大螟、二化螟、三化螟等多种害虫 , 主要品种有杀虫单、杀虫双等 。它们具有杀虫谱广、低毒性、低残留和价格便宜等优点 , 但其持效期较短 。由于长期连续使用 , 许多害虫都已产生较高的抗药性 , 特别是二化螟 , 田间药效呈大幅下降趋势已十分明显 , 甚至有的地区使用杀虫单、杀虫双药剂防治二化螟效果已下降到40%~70%。另一个值得引起注意的问题是沙蚕毒素类杀虫剂对蚕有剧毒 , 过去每年因使用杀虫单、杀虫双在蚕桑地区引起家蚕中毒事件屡有发生 , 因此在蚕桑地区不宜使用这类药剂 。
5、生物杀虫剂
生物杀虫剂具有高效、低毒、与环境相容性好和安全性强的特点 , 随着人们对有机食品和无公害农产品的钟爱和需求 , 目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 。在水稻上应用的生物杀虫剂主要有阿维菌素、多杀霉素和甲维盐等 。
阿维菌素原药对人、畜、蜜蜂和家蚕高毒 , 但其制剂为低毒 。它具高效、低毒、无公害、药效持久、不易产生抗药性、与其它农药使用无交互抗性等特点 , 目前已在南方各省水稻上使用 , 取得较好效果 。
水稻杀虫剂应用
1、针对不同靶标选用不同的水稻杀虫剂
上文提到 , 毒死蜱与氟虫腈相比 , 对纵卷叶螟和螟虫的防治效果稍差 , 但对飞虱的效果较好 , 速效性和持效性都能兼顾 ,  目前更多地用于防治飞虱害虫 。
乙酰甲胺磷适合与其他杀虫剂(如氟虫腈1混用 , 不仅可以降低用量 , 而且对防治稻纵卷叶螟或二化螟的持效期均有明显的延长 , 从而提高其应用效果和价值 。
利用13种药剂对褐飞虱进行了室内毒力测定 。结果表明不同种类药剂对褐飞虱表现出不同活性 , 对于防治褐飞虱 , 可以优先考虑使用烯啶虫胺、噻嗪酮和吡蚜酮等高效、低毒、安全的药剂 。
对于产生抗药性和药效降低的药剂 , 可以使用新药来取代 , 例如氯虫苯甲酰胺、氟虫酰胺、茚虫威、氟硅菊酯、烯啶虫胺等药剂 , 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 。
2、选用安全环保的剂型产品
防治水稻害虫的杀虫剂产品 , 应当选用安全环保的剂型 。尤其是水基性剂型中的悬浮剂和水乳剂 , 不仅安全、低毒、药效好、环保性强 , 而且加工成本低 。水分散粒剂各方面性能(安全、低毒、药效、环保性)都很好 , 唯一不足是价格相对较高 。
3、水稻杀虫剂药剂沾湿和铺展
植物临界表面张力在农药应用中是一个重要参数 , 当药剂的表面张力小于某种植物临界表面张力时 , 表示在该植物表面上可以被润湿和展布 。水稻有较小的临界表面张力数值(36.7 mN/m) , 属于难润湿植物 , 很多药剂喷洒后 , 易以水珠形式从叶面滚落 。目前 , 对农药剂型产品(包括水稻杀虫剂在内) , 一般未曾考虑增加浸润叶面能力和药液持留能力 , 从而会导致降低药效 。
为了确保使用的水稻杀虫剂药剂有低于临界表面张力数值 , 通常解决的方法有:
1)加工低于水稻叶临界表面张力的剂型产品 。例如范鹏等研制出能在水稻叶上润湿铺展的0.5%甲维盐微乳剂 。结果表明:浓度为2.0~100.0mg/L的0.5%甲维盐微乳剂药液的表面张力小于水稻叶的临界表面张力 , 而同浓度的1.0%甲维盐乳油药液的表面张力大于水稻叶的临界表面张力;在相同浓度下 , 前者在水稻叶面的滞留量明显多于后者 。
2)加入有效助剂 , 降低表面张力 。例如陈明艳等添加3%有机硅助剂到2%阿维菌素EC中 , 用量45 g/hm2 ,  药后1 , 3 , 7 d的防治效果分别为78.54% , 90.35% , 97.19%;而对照药剂2%阿维菌素EC防治效果仅为68.80% , 72.72% , 85.69% 。由此表明 , 添加3%有机硅助剂的2%阿维菌素EC能显著提高有效药剂的防治效果 。
【水稻特效杀虫剂常用产品及其应用】以上就是种植信息网针对“水稻特效杀虫剂常用产品及其应用”整理的一些知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