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为什么对互联网时代的孩子,你说的话越来越无效?

华为|为什么对互联网时代的孩子,你说的话越来越无效?

文章图片

华为|为什么对互联网时代的孩子,你说的话越来越无效?

文章图片

华为|为什么对互联网时代的孩子,你说的话越来越无效?

文章图片

华为|为什么对互联网时代的孩子,你说的话越来越无效?

文章图片

华为|为什么对互联网时代的孩子,你说的话越来越无效?



随着虚拟世界的发展 , 对真实世界的无兴趣 , 导致人类糟蹋世界的脚步放慢了 。
互联网时代之前人的基本驱力互联网时代对所有人 , 特别是对年轻人社会驱力下降 , 这个问题在我的《互联网心理学》里做了详细的阐释 , 下面我就简单地略作说明:
弗洛伊德时期提出了人的基本驱力:生存驱力与性驱力 。
在弗洛伊德创造精神分析学说之后 ,
第二大流派站在了历史舞台上 , 叫做关系流派也叫对象流派 。
这个流派认为人们除了本能驱力和性驱力之外 , 还有一个驱力非常重要就是关系驱力 , 特别是母婴关系带来的人们本能渴望与别人发展关系的驱动力 。
到这里之后 , 精神分析发现了人的最基本的三种驱力 , 分别是性驱力、生存驱力、关系驱力 。 这三种驱力构成了人的基本动力系统 。
在互联网时代之前 , 人们之所以产生心理疾病 ,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过高的驱力和社会实现之间的冲突 。 无法实现目标而又有过高的驱力而产生的焦虑 , 这是心理疾病的根源和源泉 。

客体关系流派之后 , 法国著名的心理学家拉康登场 , 他认为我们的性驱力、生存驱力、关系驱力到了社会生活中有一个异化的过程 。
这个异化的过程使得我们的基本驱力转变成了 , 追求功名利禄等等的驱动力 , 本能欲望转化为了社会欲望 。 当然 , 这只是一个对拉康理论的简化描述 , 他的全部理论框架比这个深刻得多 , 我们在此不多展开 。
当然这些仍然是在互联网之前 。

进入互联网时代之后人们有了新的驱动力进入互联网时代之后 , 传统时代的心理学家还没有反应过来 。
但是互联网的技术研究者 , 互联网公司的实践者他们发现 , 互联网时代人们有了新的驱动力 , 叫做虚拟化的游戏化驱力 。
不要简单把游戏当做是一种享乐的欲望 , 游戏世界部分地替代了孩子们对真实世界的驱动力 , 他们在游戏世界里升级打怪 , 替代了在真实世界里的拼搏奋斗 , 他们对真实世界的欲望下降了 。
过去困我们人类几千年的各种性驱力、关系驱力甚至生存驱力都被互联网带来的虚拟世界游戏化了 。
这才是真正可怕的地方 。

那些互联网时代的先驱者们认为游戏化驱力会成为未来人类生活最要的动力引擎 。
设计一系列互联网工具首先都必须要考虑到游戏化的问题 , 包括我们现在使用的微信、微博等 , 很多互联网上的各种平台都有很多游戏化设计 。
因为他们的假设是如果年轻一代人都是玩游戏长大的 , 特别是电子游戏 。

他们的大脑思维模式已经被电子游戏的模式训练过 , 所以 , 他们都是按照电子游戏的方式去理解世界 。 他们把整个世界的运转看作是像电子游戏一样的构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