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不是要颠覆,而是用“互联网思维”思考跨界和融合

随着信息技术与目标人群的迅猛发展 , “互联网+”不仅改变传统行业 , 也在改变信息产业本身 。 如何适应“互联网+”的新业态 , 顺利步入创新驱动快车道 , 也在考验着中国企业 。 “互联网+”不是要颠覆 , 而是要用“互联网思维”思考跨界和融合 , 更多是思考互联网时代产业如何与互联网结合创造新的商业价值 , 企业不能因此陷入“互联网+”的焦虑和误区 , “互联网+”更重要是“+” , 而不是毁灭 。
“互联网+”不是要颠覆,而是用“互联网思维”思考跨界和融合
文章图片
“互联网+”与传统制造业结合可以促进传统制造业的改造升级 , 发展先进制造业 。 “互联网+”的真正应用是以信息消费为主导 , 达到与传统产业的整合和融合 。 对于“互联网+”将“+”出什么 , 首先是资源整合 , 然后是资金整合 , 最后是人才整合 , 三者顺序是自然呼出的 。
传统产业应掌控与互联网产业融合的机会 , 即找到准确的融合路径 。 当所有的产业都将按照数据信息重新构建时 , 找准自己的“接口”至关重要 。 互联网启动了企业变革的进程 , 决不是修修补补 , 而是企业的重启 。 “互联网思维”要求企业对产业链进行重新审视 , 不仅要在产供销、人财物等经营管理全流程中应用互联网技术 , 更要凭借互联网技术来推动产品创新和业务转型 。 讲“互联网思维” , 是就人的主观能动性而言的 , 这或许是“互联网+”的最重要内容 。 “互联网思维”至少有这样6个方面:
“互联网+”不是要颠覆,而是用“互联网思维”思考跨界和融合
文章图片
1)开放思维 , 这是由互联网互联互通本质特征所决定的 。
2)联系思维 , 即通过互联网 , 在全世界范围内不分民族、国家、地域 , 都被联系在一起 , 不论是熟悉的还是陌生的 , 人与人也被联系在一起 。
3)选优思维 , 在信息海量的时代 , 呈现与流动组合的过程 , 就是比较优选的过程 。
4)集合协同思维 , 在高度社会化 , 使分工进一步细化 , 也使协同创新显得必要和可能 。
5)创新创造的思维 , 互联网运行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加速创新 , 加速淘汰旧的 。
“互联网+”不是要颠覆,而是用“互联网思维”思考跨界和融合
文章图片
6)效率效能思维 , 在互联网时代以快取胜、以优取胜、以特取胜、以超常规取胜 , 是互联网背景下的明智选择 。
“互联网+”不是要颠覆,而是用“互联网思维”思考跨界和融合】找准传统企业与互联网的“接口” , 关键在于对“互联网精神”的理解 , 对企业而言 , 互联网精神可以概括为开放(企业内部和外部融为一体)、平等(去中心化、去等级化、去权威化)、协作(高度分工、高度合作)和共享(数据将成为企业价值核心) 。
“互联网+”不是要颠覆,而是用“互联网思维”思考跨界和融合
文章图片
传统企业衰落的根本原因在于期产品难以贴近消费者 , 难以了解消费者真正的需求;互联网的强项恰恰是天然的贴近消费者 , 了解消费者 。 所以 , 传统企业离不开互联网 , 更需要以消费者为中心 。 具化到产品上 , 是要以用户的需求为中心 。 在工业化时代消费者是因为需要而购买 , 而互联网时代则是因为喜欢所以购买 , 未来的企业 , 设计与标准 , 生产与内容 , 销售和推广 , 体验和评价将全部来自用户决定 。
让产品从差异化走向极致化 , 产品除了实用价值外 , 还要有观念价值;除了物理属性 , 还要附加情感属性 , 超出用户的预期 , 甚至震撼心灵 , 使其用户尖叫 , 将成为互联时代企业生产产品成功的决定性因素 。 返回搜狐 ,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