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部门发文:专业主播要有资质、不得引导用户低俗互动......网络主播戴上“紧箍”

6月22日 ,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文化和旅游部联合发布《网络主播行为规范》(以下简称《规范》) 。 《规范》明确 , 对于需要较高专业水平的直播内容 , 主播应取得相应执业资质 , 并向直播平台进行执业资质报备 。 对网络主播也划定了31条红线 , 提出在提供网络表演及视听节目服务过程中 , 主播不得炒作绯闻、丑闻、劣迹 , 传播格调低下的内容 , 不得引导用户低俗互动等 。
今年以来 , 相关部门对网络直播平台、网络主播提出多项要求 , 此《规范》进一步细化了网络主播的行为 。 截至2021年12月 , 我国网络直播用户规模7.03亿 , 较2020年12月增长8652万 , 网络直播的受众进一步扩大 。 日益清晰的监管要求落地 , 可促使网络直播健康发展 , 也对网络直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医疗、财经等专业主播需持证“上岗”
自从网络直播兴起 , “跟着主播炒股”“听主播聊教育”成为一部分网友获取知识的途径 , 那么主播的输出是否专业 , 如何甄选真正的专业主播?《规范》希望网络直播平台担起审核责任 。
根据《规范》 , 对于需要较高专业水平(如医疗卫生、财经金融、法律、教育)的直播内容 , 主播应取得相应执业资质 , 并向直播平台进行执业资质报备 , 直播平台应对主播进行资质审核及备案 。
那么目前 , 主流网络直播平台对专业主播是否有持证“上岗”的要求 , 截至北京商报采访人员发稿 , 抖音、快手等网络直播平台相关人士暂未做出回应 。
两部门发文:专业主播要有资质、不得引导用户低俗互动......网络主播戴上“紧箍”
文章图片
不过 , 抖音近日在主播中心板块发布了一篇名为“直播讲金融变现要合规”的课程 。 课程指出 , “抖音主播金融垂直类主播在开播前需要平台的‘财经’资质认证” , 并列举了此类主播与资质相关的常见违规情况 , 包括“开播前未进行资质认证”“开播时未展示、口播自己的认证身份”“开播出镜主播不是该账号的认证人”“资质认证时间过期” 。 目前抖音金融主播资质认证的有效期为一年 。
对屡教不改的网络主播应当封禁账号
除了要求直播平台审核专业主播资质 , 《规范》还提出加强对网络主播的教育培训、日常管理和规范引导 。 建立健全网络主播入驻、培训、日常管理、业务评分档案和“红黄牌”管理等内部制度规范 。
具体包括对出现违规行为的网络主播 , 要强化警示和约束;对问题性质严重、多次出现问题且屡教不改的网络主播 , 应当封禁账号 , 将相关网络主播纳入“黑名单”或“警示名单” , 不允许以更换账号或更换平台等形式再度开播 。 对构成犯罪的网络主播 , 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 对违法失德艺人不得提供公开进行文艺表演、发声出镜的机会 , 防止转移阵地复出 。
《规范》还要求 , 网络表演、网络视听平台和经纪机构要严格履行法定职责义务 , 落实主体责任 。 网络表演、网络视听经纪机构要加强对网络主播的管理和约束 , 依法合规提供经纪服务 , 维护网络主播合法权益 。
值得注意的是 , 5月底 , 国家广电总局发布了将于2022年6月30日起实施的《广播电视和网络试听领域经纪机构管理办法》 , 此前文旅部还发布了《网络表演经纪机构管理办法》并修订《演出经纪人员管理办法》 。 《网络表演经纪机构管理办法》第四条要求网络表演经纪机构从事演出经纪活动 , 应当依法取得营业性演出许可证 。 《演出经纪人管理办法》第四条也明确 , 国家对演出经纪人员实行职业资格认定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