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几月几号清明节(清明节到底是农历还是阳


清明是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 。由于二十四节气比较客观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气温、降雨、物候等方面的变化,所以古代劳动人民用它安排农事活动 。《淮南子·天文训》云:“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 。”按《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 。故谓之清明 。”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 。故有“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 。可见这个节气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 。
清明节是哪天呢?跟其他中国传统节日用月亮历法的农历不同,其实清明节是一个太阳历法的公历日期,固定在公历的每年4月4日至4月6日之间 。有些同学问清明节是农历几月几日这个说法是不对的,清明节的农历日期每年都是不同的,他是太阳运行到特定位置上的公历日期 。比方说前年的清明节是2016年4月4日,跟农历没有关系 。

2019年几月几号清明节(清明节到底是农历还是阳

文章插图
2019年几月几号清明节(清明节到底是农历还是阳

文章插图
地球公转一周为黄经360度,当地球到达黄经零度时定为春分,而后每运行15度有一个节气,共有廿四节气 。因此,节气在阳历上的日期是固定的,由于闰年的原因,最多相差两天 。农历是反映物候变化、指导农时的阴阳历,它还结合了阴历--月相29.5天的周期(一次满月到下一次满月的时间间隔) 。一年12个月,每月却是以30为基本天数,这就必然会差异 。按阳历计算,清明可以固定在4月5日或4日(以当年二月平或29日而差异) 。从天文角度说,4月5日或6日视太阳(视太阳就是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到达黄经15度的时候,这时就可以定为清明 。阴历是太阴历,是以月相的周期来计时的,一次满月到下一次满月的时间间隔为一个月;阳指太阳 。阳历又叫太阳历,以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为一年 。
清明节作为我们国家的传统节日,但是他也是与二十四节气有关的节日,从而为了方便计算,采用的是公历算法来计算清明节的,这也算是一种文化的融合把!以上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清明节为什么是阳历而不是农历”,大家快快收藏起来吧 。
清明为什么要回乡扫墓,这是我听过最好的答案!
01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 。又到一年一度风清景明时节,梨花风起,点点哀思 。
【2019年几月几号清明节(清明节到底是农历还是阳】无意间,瞥见单位清明节职工请假表,好家伙,竟有1/3多的人返乡,理由无非四个字“回乡扫墓”!
有的跨市,有的跨省;有的高铁,有的飞的 。再看新闻,清明被国家定为法定假日后,旅客输送量年均增长10%以上,航空公司竟一票难求 。
千里迢迢,匆匆赶路 。原来,除了纷纷春雨,还有纷纷归人!
记得年幼,每逢清明,爷爷都要带上我们几个小孩去扫墓 。山草野径中的坟茔里,葬着爷爷的爷爷、爷爷的父母——虽然我们素未谋面 。
而那时,我们总能碰到达伯,两家亲人的坟茔紧挨着 。
他是家中独子,早年赴外省高校任教、娶妻生子、事业有成 。十多年前,父母双亡后,他基本不回乡过年了 。唯独每年清明,不远千里,总得返乡 。虽然他也已步履蹒跚、双鬓斑白!
去年清明,我返乡给爷爷扫墓,又碰到了达伯 。
我颇有疑惑:“您年纪也大了,为什么每年还要坚持回乡扫墓呢?”
“侄子呀”,他站在他父母的坟前说,“人这一辈子,只有站在这里,才知道自己从何而来,将向何处!”
2019年几月几号清明节(清明节到底是农历还是阳

文章插图
张振东/摄
02
电影《寻梦环游记》里说,人的一生会死亡三次:
第一次:是断气的那一刻,从生物学角度来说死亡;
第二次:是举行葬礼的时候,这一刻你的身份将会在这个世界上抹除;
第三次:是这世界最后一个记得你的人死亡 。这一刻将是真正的死亡,从此不会有人知道你来过这个世界 。
扫墓途中,爷爷肩扛锄头、手拎祭品,边走边讲祖辈的陈年往事——他们如何来到这个山村,如何遭遇乱世如麻,如何遍尝人世苦楚,如何艰辛创业起家,如何不幸离开人世 。
年年讲、年年复,一遍一遍,永不厌烦 。
冬去春来,草木萌生 。
待到砍枝锄草、翻沟培土,隐没在山林间的旧坟顿然一新 。此时,爷爷以极其神圣的表情,摆上祭品,铺上麻纸,点燃纸钱,引导我们相继跪拜,口里念叨着请祖先保佑之类的话 。
末了,还会燃一挂鞭 。大山深处,纸烟四起,鞭炮声此起彼伏 。
正是,清明几处有新烟,满坡哀思与尘埃 。
因与祖辈并不相识,小孩们自然谈不上感情,也没什么哀愁 。反倒因为这种肃穆庄严的满满仪式感,觉得好玩、新奇、兴奋 。
每次扫墓归来,爷爷总要意味深长叮嘱我们:“我讲的这些古,你们要牢牢记在心里” 。而我们,总似懂非懂点点头 。
当《寻梦环游记》的主题曲《remember me》响起时,我想起当年爷爷叮嘱的话语,男儿泪竟夺眶而出 。
如今,爷爷早已作古 。他讲的那些古,我也早已忘却 。唯有和爷爷生活的点滴,竟恍若昨日 。
2019年几月几号清明节(清明节到底是农历还是阳

文章插图
(海葬仪式)东营市文明办/供图
03
我是谁,从哪来,到哪去?这是哲学的三大终极之问 。
从哪来?静立茔冢默然,你便会追寻到这个答案 。
你来自父母,父母来自祖父母,祖祖辈辈,总会有根,总归有源 。
开枝散叶 。枝再繁,叶再茂,扎向大地的根,只有一处 。
这就是融入血脉中的眷念,是我们的来处 。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 。
这样的季节,总会牵动几许思念、几许哀愁 。你会不由自主想起很多人、很多事,可能也只是几声离别时的切切虫鸣,一缕农家黄昏的袅袅炊烟,半点夜深幽梦里的婉然音容 。
生者寻根,叶落归根 。有人烟处,必有血脉传承 。难怪有人说,清明节就是中国的感恩节!
在国外漂泊多年的意大利青田总商会前会长姜文耀,每年清明,不远万里,漂洋过海,携家眷回乡扫墓 。他说:“我们这一代华侨,对祖国和家乡的感情最深,我们是从这里走出去的,不能忘本!”
国学大师季羡林6岁离家求学,90高龄还回乡扫墓,扑通一下跪倒在父母坟墓前,不住磕头 。回京后,他写下长达2.4万字的《故乡行》,说:“娘啊,这恐怕是你儿子最后一次来给您扫墓了,将来我要睡在您的身旁!”
青年散文家林萧坦言:“爷爷今年八十多岁了,奶奶眼睛也失明好几年了 。每当想起爷爷撑着一根拐杖、提着竹篮独自行走在荒野之间,他佝偻着腰身在坟头上扯杂草的情形,我的眼泪不由簌簌而下 。”
前几天,90高龄的新疆老人赵宝学坐着轮椅去给父母扫墓,“我今年九十岁啦,岁月不饶人,也不知道还能再来几次,来一次就少一次了”,老人伸手摸了摸墓碑,低声说:“爸妈,儿子来看你们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