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洁|腾讯《数字长城》火了,数字文博能否走出可玩性、商业化困境?

宝洁|腾讯《数字长城》火了,数字文博能否走出可玩性、商业化困境?

文章图片

宝洁|腾讯《数字长城》火了,数字文博能否走出可玩性、商业化困境?

文章图片

宝洁|腾讯《数字长城》火了,数字文博能否走出可玩性、商业化困境?

文章图片

宝洁|腾讯《数字长城》火了,数字文博能否走出可玩性、商业化困境?

文章图片

宝洁|腾讯《数字长城》火了,数字文博能否走出可玩性、商业化困境?

作者|西西弗
编者按
时至今日 , 越来越多的互联网平台和新经济公司迈出了公益的步伐 , 与传统行业不同 , 新经济企业的“公益之路” , 折射出行业对于公益这件事的全新理解 。
即日起 , 我们推出【公益观察】栏目 , 聚焦新经济企业在公益领域的创新之举 , 关注他们如何让公益的初心落地生根 , 如何将公益与当代科技、艺术、潮流相结合 , 如何唤起周围人的公益心 , 让公益之举产生最大的社会价值 , 如何搭建公益体系 , 让公益事业可持续运转 。
【宝洁|腾讯《数字长城》火了,数字文博能否走出可玩性、商业化困境?】如何做公益 , 是学问 , 也是艺术 。
2002年 , Levis才十几岁 , 爸妈带他来到长江三峡景区 , 感受唐诗里“两岸猿声啼不住 , 轻舟已过万重山”的意境 。 第二年 , 三峡工程开始蓄水 , 李白《早发白帝城》中提到的场景成为Levis永远的回忆 。
如今 , 30多岁的Levis成为国内一家顶级视效公司的高管 , 一直从事数字艺术工作的他感叹到 , 如果当时的技术能有现在这么发达就好了 , 那就能把三峡复刻一个1比1的数字版本保留下来 。 “当时三峡两岸除了猿声 , 还有很多橘子树 , 现在让人们想象那首唐诗里的场景 , 是完全体会不到的 。 ”
也许在5年前 , 高精度1比1还原一座宏伟的建筑文物还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 , 但最近《数字长城》的问世 , 打破了这一局面 。
这个项目去年8月由腾讯发起 , 今年6月正式命名为《数字长城》 , 它将长达1公里的喜峰口潘家口段长城搬到手机中 , 变成了用户可以从任意角度观看 , 边看边游的小游戏 。
不同于一般的3D立体交互视频 , 为了打造更加沉浸式的体验 , 腾讯采集了超过5万张素材 , 生成了超过10亿面片的超拟真数字模型 , 通过游戏技术以毫米级精度实现了对长城的复刻 。
在业内人士看来 , 《数字长城》项目中用到的技术并不新鲜 , 但是 , 同样的技术能在大型文物保护中实现真正的落地是非常不容易的 。
更值得关注的是 , 该项目是腾讯在中国文物保护基金协会协助下做的一个公益项目 。 据了解 , 腾讯IEG事业群为此投入数十人团队 , 花费了半年多时间 。
事实上 , 国内很多博物馆以及文物保护单位都在尝试数字化文物保护的路子 。
但《数字长城》项目推出后 , 也再次引发了关于数字文物保护的大讨论:数字文物保护到底应该坚持1比1复刻 , 还是应该更倾向于交互、沉浸式的数字艺术创作?
数字文物保护是“不得已而为之”
2018 年 , 一场大火让巴西国家博物馆内约 2000 万件文物90%被烧毁 , 这其中包括美洲最早的人类头骨 。 直到2021年底 , 巴西政府才展开艰难的修复工作 。
巴西博物馆大火
而在2019年 , 同样是遭遇火灾 , 巴黎圣母院高达 93 米的尖塔坍塌 , 屋顶被大面积摧毁 , 许多艺术品被困于教堂内 。
全球知名博物馆连续遭受黑天鹅破坏事件 , 让各国都更加重视文物保护 。 其中 , 法国育碧游戏公司的一个细节让文物保护单位灵光乍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