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员|出国求职的中年程序员:焦虑缓解了,新问题也来了

程序员|出国求职的中年程序员:焦虑缓解了,新问题也来了

文章图片

程序员|出国求职的中年程序员:焦虑缓解了,新问题也来了

文章图片



深燃(shenrancaijing)原创
作者 | 宛其
编辑 | 李秋涵
一批不想被淘汰的大龄程序员 , 开始考虑出国找机会 。
周岩就是其中之一 。 他现在还是一家互联网公司的算法工程师 , 今年刚过32岁 , 虽然公司裁员还未降临到自己身上 , 但长期超负荷工作和互联网公司隐含的35岁求职卡位 , 让他不得不提前规划未来 。
妻子是同事 , 在他看来 , 互联网公司对女性的晋升更不友好 。 为了两人有一个更好的工作环境 , 更长远的职业发展 , 他已经和妻子达成协议 , 去国外看看机会 , 目前已经锁定地点 。
尽管程序员在薪资和就业前景上 , 超过其他岗位 , 但996、35岁危机 , 依然是不少程序员们的烦恼 。
据中国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2021年中国程序员薪资和生活现状调查报告》显示 , 25岁-29岁的程序员占比最多 , 达42.5% , 而35岁-39岁以上的程序员仅占7.7% , 40岁以上的更是仅有1.7% 。 随着年龄增加 , 大龄程序员也将面临被优化的局面 。
“被裁之后 , 就去送外卖算了” , 程序员陈晓说 , 自己今年34岁 , 马上要到传说中会被优化的年龄 , 他和程序员同事经常这样调侃 。 但他知道 , 很多人并不甘心就此转行 。
而随着Web3.0的兴起 , 不少科技公司在新加坡设立了区域总部和发展中心 , 程序员们的求职目的地 , 开始瞄准新加坡;美国硅谷一直是科技公司的聚集地 , 这也是大龄程序员们的重要选择地;一些北欧国家在薪资、福利待遇、职场环境等综合条件上有优势 , 也吸引着国内的程序员们 。
为缓解职场焦虑 , 一些大龄程序员正在进行一场海外迁徙 。
逃离996和年龄焦虑今年5月 , 85后沈玉在新加坡成功入职了一家金融公司 , 岗位是开发工程师 。
她在互联网工作了十来年 , 做过敲代码的程序员 , 中途短暂地做过产品经理 , 趁着移动互联网的大势 , 又转做了开发 。
她在国内互联网大厂 , 尽管已经升到小主管 , 但工作更“卷” , 常常996 , 因为带小组 , 还额外增加了不少会议 。
去年公司陷入危机 , 她负责的业务线被暂停 , 身边一些同事被裁 , 一些跳槽 , 一些离职回老家 , 部门分崩离析 , 她一直很信任的领导 , 则选择彻底离开互联网行业 。 被国内互联网红利见顶的声音围绕 , 她开始重新思考工作带给她的意义 。
“我现在更想要work life banlance” , 她说 。 年轻时 , 可以把工作当作全部 , 只要工作需要随叫随到 。 现在 , 自己已经有一定的经济基础 , 更想留出时间去生活 , 或许换个环境能解决这些困扰 。
需要注意的是 , 程序员之所以能顺利出国就业 , 一方面是 , 求职者并不担心切换到其他国家后 , 工作技能无法匹配当地的岗位需求 。 “计算机技术能全球通用 , 只要技术过硬 , 找工作不会成为阻碍” , 曾在日本工作过的技术人员谭小可介绍 。

另一方面是 , 国外很多岗位没有年龄界限 , “目前东南亚、北欧、北美、日韩等地区也缺计算机方面的人才” , 他表示 。
谭小可是85后 , 经一位在日本工作的朋友介绍 , 仅学了一个月的日语 , 他就义无反顾地去了日本工作 。
他是在国内读的本科和硕士 , 毕业去了一家大型手机公司 , 做无线研发 , 在工作四年后 , 越发觉得这一岗位的技术性不算强 , 干起来无聊 , 在公司晋升的天花板也较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