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科技日报科技日报记者 马爱平6月27日|院士专家共同研讨“科创中国”服务科技经济融合发展

本文转自:科技日报
科技日报采访人员马爱平
6月27日 , “科创中国”服务科技经济融合高峰论坛在湖南长沙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成功召开 。 此次会议是第二十四届中国科协年会一项重要活动 , 同时也是今年30场“科创中国”系列产学融合会议中的第一场 。
本文转自:科技日报科技日报记者 马爱平6月27日|院士专家共同研讨“科创中国”服务科技经济融合发展
文章图片
本次论坛由中国科协和湖南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 , 中国科协科学技术创新部、中国科协学会服务中心和湖南省科协共同承办 , 中国自动化学会、湖南省企业科学技术协会联合会协办 。
本文转自:科技日报科技日报记者 马爱平6月27日|院士专家共同研讨“科创中国”服务科技经济融合发展
文章图片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自动化学会理事长、西安交通大学教授、“科创中国”智能产业科技服务团首席专家郑南宁指出 , 此次会议是推动湖南省长沙市“科创中国”建设的具体举措 。 中国自动化学会乘借“科创中国”的东风 , 牵头组建产业科技服务团 , 聚专家、聚成果、聚项目 , 有效地推动了区域科技经济的深度融合发展 。 同时 , 希望通过此次会议广泛汇聚广大科技服务团力量 , 联通产学研用各界 , 瞄准湖南产业需求 , 精准发力 , 引领湖南经济高质量发展 。
本文转自:科技日报科技日报记者 马爱平6月27日|院士专家共同研讨“科创中国”服务科技经济融合发展
文章图片
湖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成员彭国甫介绍了湖南省科技经济发展情况 , 指出湖南因科技而兴、因创新而进 , 中国科协打造的“科创中国”品牌 , 为区域科技经济融合发展搭建了重要平台 。 希望中国科协和所属全国学会持续深化与湖南的交流合作 , 更加深入地推动科技与经济融合 , 让更多“科技之花”转化为“产业之果” 。
本文转自:科技日报科技日报记者 马爱平6月27日|院士专家共同研讨“科创中国”服务科技经济融合发展
文章图片
中国科协党组副书记徐延豪表示 , 中国科协将与地方政府通力合作 , 不断深化“科创中国”建设 。 指出“科创中国”科技服务团要对标湖南省“三高四新”发展战略 , 紧紧围绕湖南企业技术需求 , 扎实推进服务落地;长沙、衡阳等“科创中国”试点城市要细化配套政策、支持方式和落地举措;“科创中国”平台要切实发挥纽带作用 , 促进科学家和企业家共同携手 , 加快推动新时代湖南省全方位创新发展 。
本文转自:科技日报科技日报记者 马爱平6月27日|院士专家共同研讨“科创中国”服务科技经济融合发展
文章图片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自动化学会副理事长、中南大学教授桂卫华带来了论坛的首场报告 , 题为“碳达峰碳中和与工业智能” 。 他指出 ,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剧 , 我国已成为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第一大国 ,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对于我国来说战略意义十分重大 。 同时 , 冶金工业碳排放量占全国总排放量的20% , 比重颇高 , 碳减排挑战尤其严峻 。 针对以上问题 , 桂卫华分别从“碳达峰碳中和国家战略”“冶金工业碳达峰碳中和技术途径”及“工业智能技术助力‘双碳’战略”等三个方面进行了重点阐述 , 提出了“通过工业智能技术促进产业升级与优化 , 赋能行业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思路 。
本文转自:科技日报科技日报记者 马爱平6月27日|院士专家共同研讨“科创中国”服务科技经济融合发展
文章图片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理事长、湖南大学教授王耀南作题为“人工智能技术推动数字经济产业发展”的报告 。 报告指出 ,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正蓄势待发 , 人工智能技术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代表正在加速突破应用 , 不仅成为了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 更成为了国际竞争的新焦点 。 报告详细介绍了人工智能的发展历程、主要特征、产业生态、关键技术及其应用等相关内容 , 并重点阐述了“人工智能+5G多学科交叉”“AI+5G赋能科技创新”“人工智能软件产业决定机器人未来”等多个人工智能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具体表现 , 指出了未来人工智能从“计算智能”“感知智能”向“认知智能”发展的总体趋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