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干绿色新能源 余干绿色能源有限公司怎么样

人民网-江西频道
“我一直在上海工作生活 , 也见过各种促销 。但是 , 在家里举办这么大规模的扶贫行业推广会 , 以及在网络名人中进行现场传递 , 并不容易 。”郑相辉告诉采访人员 。
郑相辉 , 江西省余干县大溪乡人 。10月1日上午 , 他来到2020年余干县“欢庆丰收、奔小康”第11个黄金周现场 , 购买了芡实、干辣椒、鱼干、蜂蜜等多种特色农产品 。
“我准备把这些家乡特产送给上海的朋友 。就算我为家乡的扶贫事业做贡献 , 我也会走出家乡的特色农产品 , 走向全国 , 走向世界去宣传 。”郑相辉说 , 那天 , 他从老家买了近2000元的特色农产品 。
今年国庆期间 , 余干县举办了2020年第十一届“庆祝丰收奔小康”黄金周 , 开展了“庆祝丰收奔小康”农业特产和扶贫产品推广活动、庆祝第十一届网络名人直播周等13项子活动 。
其中 , 农业特产和扶贫产品“庆丰收、奔小康”推介会集中展示了全县27个乡镇近200种农业特产和扶贫产品 , 其中有干辣椒、芡实等扶贫工业农产品100余种 , 吸引了众多返乡游客的参与 。
巧合的是 , 在余干县江埠乡姚最村的鸵鸟养殖基地 , 前来参观体验的人很多 , 其中很大一部分是放假回家探亲的人 。他们都是来体验家乡工业的成功发展和扶贫带来的巨大变化的 。
“没想到家里还有养鸵鸟的 , 不过还是扶贫行业 。这么多年来 , 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 老百姓的日子越来越宽裕了 。”在深圳创业的张斌带着孩子去看鸵鸟 , 买了10斤鸵鸟肉和2个鸵鸟蛋 。
张斌、郑祥辉回国时的所见所闻 , 是余干县近年来就业扶贫成果的缩影 。
近年来 , 余干县充分利用水面、良田、荒地 , 大力发展优质水稻、芡实种植、温室蔬菜、水稻养虾、特种水产品、湖泊光伏发电等扶贫产业 , 以及油茶、麻家柚、脐橙、百香果等林业果业种植和食用菌产业 , 确保全县所有贫困户都有两个以上扶贫产业的收入 。
10月1日上午 , 总投资7.1亿元、规划总面积2409亩的余干县琵琶湖公园正式开放 。公园由琵琶乐园、名人文化园等7个主题休闲区 , 音乐喷泉、水幕电影等5个水上主题景区 , 羊角风亭、岳西渔唱等新“干渡八景”组成 。是集休闲娱乐、文化旅游、运动健身、绿色生态为一体的四位一体的城市客厅 。
“这种生态园真的很高 。绝对不逊色于北京等任何大城市的公园 , 甚至比大城市的公园还要好 。以后带北京的朋友来玩 。” 。洪家嘴乡塔前村的村民洪升在北京从事餐饮工作 , 他听说了公园的开放 , 立即看到了商机 。他已经有了回家开餐馆的想法 。“我家离县城很近 。在公园附近开餐馆 , 可以在家照顾老人小孩 , 在家赚钱 , 再也不出门了 。”
;">充分挖掘鄱阳湖生态旅游资源 , 打造大明湖万亩花海、康山忠义文化园、田园鄱阳湖旅游景区和乡村旅游景点 , 让一部分贫困户在家门口就业 , 实现“一人就业全家脱贫”的目标……近年来 , 余干县就业扶贫工程步履铿锵 。
该县通过“扶贫基地 培训计划” , 吸纳贫困劳动力就近就业;依托园区企业建设就业扶贫基地 , 与相关企业签订就业培训计划 , 积极为贫困户提供就业岗位 , 组织就业培训90期 , 培训贫困户5642人;建立了13个精准扶贫就业基地 , 吸纳就业5000余人 , 其中贫困人口近3000人 。
此外 , 余干还出台金融、政策、技术等产业帮扶措施 , 为贫困户在县内开发扶贫车间29家 , 为1600余名贫困户劳动力解决了就业问题 。
为了确保脱贫不返贫 , 余干还在乡村开发一批公路养护、农村保洁、治安巡逻、水库安全管理、山林防护、学校安全管理等公益性扶贫岗位 , 以及开发城镇城管、环卫、园林等政府公益性岗位 , 就地就近安置就业 , 确保贫困劳动力托底就业 , 以此巩固脱贫的质量 。
【余干绿色新能源 余干绿色能源有限公司怎么样】截至2019年底 , 余干县138个“十三五”贫困村全部退出 , 31443户120544名贫困人口脱贫 , 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1653元 。
余干县相关负责人介绍 , 脱贫“摘帽”以来 , 余干县坚持目标不变 , 在帮助贫困群众增加收入、补齐湖区民生问题短板、落实脱贫攻坚惠民政策和充分激发脱贫内生动力等方面 , 走出了一条滨湖大县脱贫特色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