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园林的四大要素 古典园林营造手法 有

【中国古典园林的四大要素 古典园林营造手法 有】中国古典园林常见的构景手法有哪些,试举例加以说明
中国古典园林中常见的造园手法:一、景观压制 。中国传统艺术向来讲究精妙 。所以景观建设绝不会让人们一进门就看到最好的风景 。最好的风景往往藏在后面,叫做“藏而不露”、“扬而不抑”、“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只有采用景观抑制,园林才能显现出艺术魅力 。比如花园的入口往往被假山挡住,这种处理方式叫做抑山 。第二,加风景 。当景点在远处时,或自然山,或文化塔,如果中间或附近没有其他景点做过渡,就会显得空旷无层次;如果中近处有花草树木作为过渡场景,景物显得有层次感,很美,那么中近处的花草树木就叫添景 。例如,当人们站在北京颐和园昆明湖南岸的垂柳下欣赏万寿山的远景时,万寿山被倒挂的柳树作为装饰而变得栩栩如生 。以江南中国古典园林和北方皇家园林为代表的中国山水园林,是中国传统建筑在世界园林发展史上独树一帜的重大成就,是全人类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是人类文明的重要遗产,被公认为世界园林之母 。它的艺术奇观和造园技术受到西方国家的称赞和模仿,在西方国家引起了一股“中国园林热” 。中国造园艺术是追求自然境界的终极和最高审美旨趣,“虽是人为,却是天方夜谭” 。引申材料:在一定区域内,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地形改造(或进一步造山、堆石、治水)、植树种花、建筑和布置园林、道路等手段,营造的优美的自然环境和游憩环境 。园林的变质包括花园、宅基地、小花园、花园、公园、植物园、动物园等 。随着风景园林的发展,还包括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或国家公园的旅游区,以及休息胜地 。按照现代人的理解,园林不仅仅是用来游憩的,还具有保护和改善环境的功能 。植物可以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净化空气;能在一定程度上吸收有害气体和粉尘,减少污染;可以调节空气的温度和湿度,改善小气候;还能降低噪音,防风防火 。更重要的是,花园具有服务于粗糙和颤抖的心理和精神功能 。在一个风景优美、长椅幽静的花园里,休闲娱乐有助于消除长时间工作带来的紧张和疲劳,恢复精神和体力 。园林中的文化、娱乐、体育、科普教育等活动,可以丰富知识,丰富精神生活 。

中国古典园林的四大要素 古典园林营造手法 有

文章插图
简述中国古代私家园林创造意境的手法
如何营造古典园林的意境在古典园林的创作过程中,一般有三种创作境界 。即“境”、“画景”、“意境” 。首先是“境”,境就是自然美 。园林的模型山和水,取当地风光而不是缩小 。山脉丰富,水资源丰富,脉络相通,整个园林热闹非凡 。其次,“画景”,所谓画景就是艺术美 。也就是说,自然、生活资料经过艺术的选择、概括和加工,使之“源于自然,高于自然” 。最后是“意境”,即通过运用各种艺术手法,从“境”和“画境”中升华,感受肢体和枣的美好状态 。传承中国古典园林意境的典型手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1近山林,3354小中,《园冶》,“景点多,近山林”;文衡《长物志》也说:“一峰之隔千里,一勺之隔千里” 。其实近山造景就是把大自然的精华浓缩在有限的空间里追求无限的意境 。以小见大就是调动景物与各种元素之间的关系,通过对比和反差的运用,制造视觉上的错觉和联想,合理运用比例、尺度等形式法则来构造空间,从而达到在感官上放大有限空间的效果 。在中国画的创作中,我们经常采用依山傍林的方法,这也是体现园林意境的重要途径 。中国山水画“画一幅近在咫尺的画,写一幅千里之外的景”,给园林创作以极大的启发 。通过在园林中浓缩山水等自然景物,可以创造出无限的意境 。花园的大小是相对的,就是用有限的面积创造无限的空间 。园林往往利用空间组合关系的变化来制造“以小见大”的假象,如在园林中以园来创造和拓展空间 。3360.空间由园林建筑、园墙、假山、植物等分隔 。利用多种主题来组合场景,使空间变得越来越大 。陈从周老师指出:“中国园林往往是大园中有小园.它们不仅赋予了园林不同的开放和融合的境界,还巧妙地用岩石和树木来安排不同大小和结构的建筑.耐人寻味 。”2.2如果你想暴露和隐藏,这是隐性的 。——.适当的暴露一下,平淡中见奇 。在花园里,无论是近景还是远景,无论是高塔还是小亭都是露在外面的,一览无余总比半藏的半露来得含蓄深远 。中国古典园林吸收了中国画含蓄的创作方法,反对扫观,提倡“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景观压制法 。它位于屏障和透明之间,花园中的景色相互关联,同时又相互隐藏 。这样才能形成层次丰富、境界幽深、情趣无穷的城市山林景区 。如苏州拙政园,其隐露宜,宁静中有奇 。入口是假山,挡住视线便于隐藏 。穿过山洞,到了元香堂南面的山塘,主要景色隐约可见,但半藏并未暴露 。远香堂,主景映人眼,是为露 。这样会使园中的景观层次丰富,趣味无穷 。2.3实求虚,虚与虚并存——建筑布局中虚与虚并存,有利于意境的提升 。中国画家经常用“密不透风,却又疏疏落落”来说明疏密与虚实的关系在绘画构图中的重要性 。山水布局,还要讲究疏与密、虚与实,这样才能形成鲜明的对比 。在空间加工中,封闭是真实的,开放是虚拟的 。虚实相生,变幻莫测,可以加强艺术效果 。例如,前面的mou
形成了虚实对比 。在中国古典园林中,经常采用实中有虚的艺术手法,来造成视觉上较大的景深 。如在狭窄的天井侧面,隔断和粉壁墙前,种植芭蕉等绿色植物,搭配假山奇石,使之构成一幅立体画面,用来打破视野上的局促感 。另一种即景墙开窗,透过墙内观看,墙外景色半隐半露,被引入了园内,加强了景深的空间感 。再有假山留洞或者在墙上做一个假门,造成别有洞天的错觉,取得特殊的效果 。2.4比德畅神、人化景物——托物言志、借景抒情,深化园林意境古典园林是我国传统文化大树上的一颗硕果,它和我国古代哲学、美学思想以及伦理道德等密切相关 。因此,一些文化典故、神话传说便很自然地反映到园林之中,成为园林主人表达他们人生理想和道德情操的手段 。“比德”说最早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的一种自然审美观点 。所谓“比德”,即将人的道德情操比附于自然山水,使自然景物的属性人格化,人的德行操守客观化 。在此,“比”即为比附、比拟、象征之意,“德”意为伦理道德、品行操守、思想品性 。“比德”就是将自然山水所具备的某些自然特征和规律,比作人应借鉴的优良品德,即把山水美与人的良好品德等同起来 。两者相互比拟,通过这种相互比拟使主观和客休交融在一起,从而使审美者在欣赏山水美景中得到思维上的陶冶,获得美感 。所谓“畅神”,实际上是人的一种心理状态 。就是指欣赏者凭借自然山水景物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在精神方面和思想角度得到满足和放松,使主客体之间达到高度融合,纯粹达到情感的抒发和精神的畅游 。文人们在园林里堆山理水、栽植花木,不仅仅是为了创造完美的生活环境,更重要的是他们要在园林景观中“比德”,保持君子清净高洁的品格,以山水木石的高洁品性自喻;他们要在其间“畅神”,让自然的飘逸之气充溢内心,使之超脱尘俗,以实现“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的“大我” 。水,生命之源,是园林艺术中,不可缺少的、最富魅力的一种要素 。古人称水为园林的“血液” 。中国古典园林有着“无园不水”之说 。水,晶莹剔透,柔媚且强韧,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想象,是园林中最富有生气的因素 。园林无水则不活,无论走进哪个园林,人们只有看到水,才会真正体会到园林之美 。有水,园林就更有生机;有水,园林就更显意境 。园林中的水寄托着我国古圣先贤的思想,也启发陶冶着我们后来者的心智,水是中国古典园林的灵魂 。水,因其形而彰显其美 。园林之水,贵在曲折,形曲则意深 。曲水流觞是中国古典园林理水的一种别具风格的形式,指古代文人们聚会于曲曲弯弯的水溪旁,以羽筋盛酒其中,任其在曲溪中漂游,人们沿溪而坐,当酒杯停在谁的座旁则饮酒作诗,有作诗饮乐的意境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灌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灌吾足”,君子处世,遇治则仕,遇乱则隐 。用水清灌缨比喻明世则仕,用水浊灌足比喻昏世则隐,意思是劝屈原大夫随波逐流,不必过于执着,意欲可见一斑 。水之意还体现在她的生机无限、孕育生命 。水而植荷,生意盎然 。一方面是“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情调;另一方而体现水融万物,生生不息的意境 。天地之美,园林概之;园林之美,理水载之 。理水浓缩自然,有美、有德、有情、有意,大美不言,尽在理水之中 。2.5楹联题记、点景明志—“文因景成,景借文传”我国古代造园大师一般都具有多方面的艺术修养,他们非常重视在主要建筑物和山石景点上题名点景,以文学艺术的形式最终对园景进行画龙点睛式的勾勒和总结 。其重要性可用《红楼梦》第十七回中,贾政道出的一段话来说明:“若干景致,若干亭榭,无字标题,任是花柳山水,也断不能生色” 。非常明确的指出,园林中的山石泉流和楼台亭榭等形式自身,在表情达意上有一定的局限性,而以楹联题额等文学艺术形式来表达,能比较恰当地表现出造园家及园主的精神境界和审美情趣 。中国古典园林中的诗文题咏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方面,突出园林的主题 。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突出整体园林的主题,代表性较强的有网师园、拙政园等 。网师园取名“网师”,是由于园主人“宋宗元以‘网师’自号,并颜其园,盖托于渔隐之义,亦取巷名音相似也” 。第二方面是点景 。拙政园中部景区的荷风四面亭,悬额“荷风四面”,亭柱上书有对联:“四壁菏花三面柳,半潭秋水一房山 。”亭中观赏荷叶·垂柳,清风徐来,荷香沁人,无比贴切;苏州留园的“闻木裤香轩”位于假山之上,旁边遍植桂树,中秋时节,月桂香飘四方,故取名“闻木裤香轩”,上书对联:“奇石尽含千古秀,桂花香动万山秋’,读后似乎令人感受到桂花清新的香气,点明此处奇石·香桂的迷人景象 。这些都是通过题咏、楹联等对园林意境起到点题的效果 。苏州拙政园西部池岛转角处的扇面亭,其景名题点可称点景抒情的题名杰作 。这个池边小亭,背衬青翠的小山,隔岸与凌波浮水曲廊相对,是常见的临水亭榭 。但是由于题名“与谁同坐轩”,注人了特定含义,使意蕴得到了大大深化 。此题名,源自苏轼《点绛唇·杭州》中的词句“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 。来表达园主与明月清风为伍的高雅情操,同时也包含了对苏东坡的崇敬之情 。使这个极普通的水边景点意境顿生 。摘自新浪网友,谢谢 。中国园林有哪些营造手法中国古典园林是指以江南私家园林和北方皇家园林为代表的中国山水园林形式,在世界园林发展史上独树一帜,是全人备念类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然而,目前风景园林界对待中国古典顷行园林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其一是古典园林休矣论;其二是古典园林复兴论 。前者将古典园林看作是无法融入现实社会的死物,否认发扬传统的积极意义;后者从弘扬民族文化的高度出雀滚哗发,强调继承古典园林,却往往追随其表现形式 。笔者认为,无论东方或西方的、传统或现代的园林形式,采取全盘否定或照搬形式的态度都是不可取的,无助于中国现代风景园林的健康发展 。尽管经济迅速发展的中国日益成为风景园林师一展身手的国际舞台,然而中国现代风景园林的国际地位还十分低下,缺少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设计师和作品 。一个多世纪以来,中国近现代风景园林始终在追随西方近现代的形式与风格,既缺乏理解西方现代风景园林内涵的社会文化背景,又未能将西方的理论和实践与本土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但亦步亦趋 。究其原因,一方面中国现代风景园林缺乏可以直接继承的传统,另一方面对国际风景园林设计理念与发展趋势缺乏深刻认识 。事实证明,中国现代风景园林的健康发展,既不能完全依赖境外风景园林师的作用,更...记得采纳哦我是GPL
中国古典园林的四大要素 古典园林营造手法 有

文章插图
中国园林的造林手法是什么?一般来说,中国古典园林突破空间局限,创造丰富园景的最重要的手法,是采取曲折而自由的布局,用划分景区和空间、以及“借景”的办法 。所谓曲折而自由的布局,是同欧洲大陆一些国家的园林惯用的几何形图案的布局相对而言的 。这种曲折而自由的布局,在面积较小的江南私家园林,表现得尤其突出 。它们强调幽深曲折,所谓“景贵乎深,不曲不深”,讲的就是这种手法 。例如,苏州多数园林的入口处,常用假山、小院、漏窗等作为屏障,适当阻隔游客的视线,使人们一进园门只是隐约地看到园景的一角,几经曲折才能见到园内山池凯锋好亭基简阁的全貌 。以布局紧凑、变化多端、盯铅有移步换景之妙为特点的苏州留园,在园门入口“虚实相生,以虚为主”追求建筑与自然的和谐统一,重视空间问题,空间意象往往还有象征性、模糊性和抽象意义 。而这些现代意义上的概念,早就出现在我国传统中式园林的营造过程中,为世人所惊叹,并逐渐地运用在所谓的现代园林之中 。中式园林景观有哪些设计手法中式园林以再现自然山水为设计的基本原则,追求建筑和自然的和谐,达到“天人合一”的效果 。但并不是简单地模仿,而是“本于自然,高于自然”,把人工美和自然美巧妙地结合起来 。这一思想在造园当中的具体表现就是“因地制宜”、“依山就势”,善于利用现有的自然环境条件,体现出人工建造对自然的尊重与利用 。“虚实相间,以虚为主”强调建筑群体之间的关系,而不是强调建筑单体,这使建筑物之间的院落往往成为设计的重点 。中式园林的设计手法千变万化,这里仅浅谈中式造园中的叠山理水艺术 。叠山理水在我国传统造园艺术中所占的地位是十分重要的 。中式园林不论南北、大小,几乎是凡有园,必有山石;同样,凡条件具备,都必然引水入园 。与自然山水不同,园林中的山水除兼备自然的形神外,还要具有传情的作用 。《园冶》中的“片山有致,寸石生情”就是这个意思 。《园冶》缀山篇中把山石分成几大类:一种是“厅山”,顾名思义,就是在厅堂的前院中缀山石 。按《园冶》所说,厅山一般要“稍点玲珑石块”,而不宜复杂 。这就是说,要少而精,要突出重点、主题卜烂,要以一两块形制优美的石峰作为主体来点缀庭园空间 。其造型型氏漏要符合透、漏、瘦、皱的美学原则 。用现在的眼光看,“厅山”更接近于抽象雕塑 。一种是墙中嵌理壁岩,有的嵌入墙内,有的虽与墙面脱离,但效果与前者同,均以粉墙为背景,犹如一幅写意山水画 。正如《园冶》所云:“藉以粉墙为纸,以石为绘也” 。以上两种均适用于规模较小的庭园空间,而对于某些较大的庭园空间来讲,则喜用大规模堆山叠石 。山石多峰岩嶙峋,沟壑纵横,脉络分明,深得山林野趣 。山石除可以作为景观的主题点缀空间外,通常可借山石把单一的大空间分隔成若干较小的空间,被分隔的空间多相互连绵、延伸、渗透,而不流于空旷、单调 。而且山石尚可起遮挡视线核塌和围合空间的作用 。甚至利用山石还可以堆叠成各种形式的蹬道,这也是古典园林中富有情趣的一种创造 。和山石一样,水也是构成园林的基本要素之一 。园林用水,从布局上可分为集中和分散两种形式;从情态上则有动有静 。集中而静的水多用于中小型庭院,其特点是:整个园林以水池为中心,沿水池四周环列建筑,从而形成一种向心、内聚的格局 。采用这种布局形式可使有限空间具有开朗的感觉 。而对于大中型庭院,虽然也是集中用水,但水池偏处于庭院的一侧,这样可腾出大块面积供堆山叠石,形成山水环抱的格局 。和集中用水相对的是分散用水,其特点是:用化整为零的方法把水面分割成互相连通的若干小块 。至于水池的形状绝大多数呈不规划的形式以再现自然水景 。在园林中,涓涓溪流是对自然界溪流的艺术摹写,它一般忌宽而求窄,忌直而求曲,此外还应该宽窄对比,求得变化,产生忽开忽合、时收时放的节奏感 。特别是与山石结合,更能营造深邃藏幽的情趣 。
中国古典园林的四大要素 古典园林营造手法 有

文章插图
我国古代造园的主要创作方法中国传统园林是按下面的原则来营造的:1.1 构架山水 由于中国幅员辽阔,山川秀美多姿,自古以来,中国人就对大自然怀有特殊的盛情,尤其是对山环水抱构成的生存环境更为热爱,山与水在风水理论中被认为是阴阳两极的结合 。中国独特的地理条件和人文背景孕育出的山水观对申国造园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1.2 模拟仙境 早在2000多年前,秦始皇曾数次派人赴传说中的东海三仙山配竖厅——蓬莱、方丈、赢洲去获取长生不老之药,但都没有成功 。因此,他就在自己的兰池宫中建蓬莱山模仿仙境来表达企望永生的强烈愿望 。汉培隐武帝则继承并发扬了这一传统,在上林苑建章宫的太液池中建有蓬莱、方丈、赢洲三仙山,自此,开创了一池三山的传统 。1.3 移天缩地 中国传统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以有限的空间表达无限的内涵 。宋代宋徽宗的艮岳曾被誉为括天下美,藏古今胜 。而清代圆明园中的九州清虽则是将中国大地的版图凝聚在一个小小的山水单元之中来体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思想 。1.4 诗情画意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山水诗、山水画深刻表达了人们寄情于山水之间,追求超脱,与自然协调共生的思想 。因此,山水诗和山水画的意境就成了中国传统园林创作的目标之一 。在园林中,这种诗情画意还尤以槛联庸额或刻石的方式表现出来,起到了点景的作用,书法艺术与园林也结下不解之缘,成为园林不可或缺的部分 。1.5 形式独特 中国传统园林在布局上看似并不强调明显的、对称性的轴线关系,而实际上却表现出精巧的平衡意识和强烈的整体惑 。中国传统园林之所以能区别于外国园林,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正是其整体形式的与众不同 。在这种自然式园林中,仿创自然的山形水势,永恒、奇特的建筑造型与结构,多彩多姿的树木花草,弯弯曲曲的园路,组成了一系列交织了人的情纤皮惑与梦想的、令人意想不到的园林空间 。1.6造园手法高超 中国古代造园师在园林创作活动中,首要的工作是相地,即结合风水理论,分析园址内外的有利、不利因素;进而在此基础上立意,即所谓的构思,确定要表现的主题及内容,因境而成景 。接下来就是运用借景、障景、对景、框景等手法对造园四要素进行合理布局、组织空间序列,最后对细节进行细致推敲 。此时造园师要巧妙处理山体的形态、走向、坡度、凸凹虚实的变化,主峰、次峰的位置,水池的大小形状及组合方式,岛、堤、桥的运用,建筑单体的造型及群体的造型和组合方式,园林植物的种类与种植方式,园路的走向及用材等等一系列具体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