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花卉产业的发展状况 中国花卉业的发展趋势

 
花艺行业目前的市场前景怎么样? 
3354_原题为:2018年中国花卉产业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高端发展 , 流通网络更加顺畅高效 。我国花卉消费市场日趋成熟 , 花卉流通体系正在逐步形成全国流通网络 。经过近几年的调整和转型 , 我国花卉消费市场日趋成熟 , 花卉消费正逐步从过去的群体消费向大众消费转变 , 从节庆消费、阶段性消费向日常消费、年度消费转变 。消费模式从单一化、团购化向个性化、多样化转变 。消费范围从一二线城市发展到三四线城市甚至农村 , 鲜花消费群体不断扩大 。随着产业规模的扩大 , 我国花卉流通体系日趋完善 , 已逐步形成全国流通网络 。中国花卉产业发展历程分析:正处于调整升级期 。中国花卉产业在改革开放时代应运而生 , 并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 , 不断发展壮大 。30多年来 , 我国花卉产业从无到有 , 从小到大 , 发展迅速 。回顾花卉产业的发展 , 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从1978年到1990年 。为了恢复发展阶段 , 随着农村家庭承包制的实施 , 农民在自己负责的田地里进行花卉生产 , 规模小 , 品种杂 , 种植分散 , 产品质量低 。第二阶段是从1991年到2000年 。为了巩固和提高阶段 ,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 , 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 , 城市绿化美化要求的提高 , 人民生活的改善 , 对花卉产品的需求迅速增加 。各地把发展花卉产业作为调整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之一 , 大大加快了花卉产业的发展进程 。第三阶段是2001年至今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逐步深入 , 花卉生产进一步从高成本的发达国家向低成本的发展中国家转移 。特别是在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花卉需求不断扩大的新形势下 , 花卉生产面积大幅增长 , 但质量效益不高、产业结构雷同、产品结构同质化、从业人员素质不高、创新能力不强等问题更加突出 , 行业进入调整升级阶段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花卉行业市场需求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统计数据显示 , 我国花卉产业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展迅速 , 到2000年花卉种植面积达到14.75万公顷 , 较1990年增长超过200% 。2003-2005年 , 中国花卉种植面积年均增长40.63% , 2005年达到81.02万公顷;2006年 , 中国花卉产业开始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 , 花卉种植面积减少 。此后随着需求的增加而逐年增加 。2017年 , 年末全国花卉实际种植面积144.89万公顷 , 其中观赏苗木占比最高 。标准化、精细化、规模化的种苗、新的优良品种、特色高端工程种苗仍然是稀缺资源 。2018年 , 全国花卉种植面积约163万公顷 。2012-2018年底全国花卉实际种植面积统计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从行业产值来看 , 随着我国花卉种植面积的整体扩大 , 我国花卉行业产值不断提升 。根据国家林业局发布的《林业统计年鉴》数据和统计公报 , 2013-2018年我国花卉产业产值稳步增长 , 2018年花卉及观赏苗木产业产值达到2614亿元 , 同比增长4.59% 。2013-2018年中国花卉产业产值统计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组织了一个庞大的花卉市场 , 流通体系逐步建立 。中国幅员辽阔
根据国家林业局发布的《全国林业统计年鉴》和《统计公报》数据 , 2013-2018年 , 我国花卉市场数量有所波动 , 但总体保持在4000家以上 。2013-2018年中国花卉市场统计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与发达国家相比 , 中国花卉物流交易体系建设仍处于起步阶段 。虽然我国花卉物流存在各种问题 , 但在相关规划中对现代花卉物流配送网络做出了明确的发展规划 。提出今后将鼓励花卉生产和物流企业加强保鲜、冷藏、运输、检验等物流基础设施建设 , 由国家和地方政府提供花卉冷藏、配送、检验等基础设施 。加快花卉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 , 支持物流企业运用先进信息技术提高科学管理水平 。积极培育大型花卉物流企业 , 支持中小物流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专业化、特色化发展 。中国花卉产业发展趋势分析:流通网络日趋完善 , 运输效率进一步提高 , 中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花卉产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 , 可以解决品种改良、贮藏、运输等环节的问题 , 市场前景非常可观 。1.随着我国大量改良优质品种的引进和生产 , 我国花卉产业品种逐渐走向高端 , 产品品种不断丰富 , 产量增加 , 同时强调产品质量;2.区域分工形成 。鲜切花主要在云南、广东等地 , 浙江、江苏等地的绿苗在我国占有重要地位 。同时 , 随着采后低温流通和长途运输的快速发展 , 产区优势更加明显 , 规模化生产和市场化的格局必然出现 。3.随着科学技术的提高 , 随着科学育苗和育种 , 将加大野生花卉资源的开发 , 进一步促进传统花卉品种的改良和推广;4.花卉市场巨大 , 国家政策对现代花卉物流配送网络做出了明确的发展规划 , 将鼓励花卉生产和物流企业加强保鲜、冷藏、运输、检验等物流基础设施建设 。国家和地方政府将支持花卉冷藏、配送、检测等基础设施建设 。未来 , 全国花卉运输流通体系将更加顺畅高效 。
 
  
 
花卉苗木产业的前景怎样?路在何方市场很广 , 前景不错 ,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2016-2021年中国花卉行业市场需求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显示 , 社会对生活层次和环境的日益重视 , 呼唤着花木产业转型升级 , 摆在花木行业面前有三大机遇:1、城镇化进程对花卉苗木的巨大需求 。现在国家开始大力重视2、3线城市建设 , 花木的未来市场在2、3线城市大有所为;2、环境建设的生态化追求对花木产业提出了要求 。屋顶绿化和湿地保护成为热点 , 花木产业应该在发展屋顶绿化植物和湿地植物方面有所作为;3、生活园艺化对花木的需求 。目前我国花卉园艺数量很多 , 但高端产品稀少 , 而国际化的市场大趋势对花卉园艺产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我国花卉园艺产品的品质和附加值的提升空间很大 , 从业者需要紧跟潮流 , 把握时机 。总结了三个要点:首先 , 有特色才有竞争力;其二 , 完善产业链是健康发展的关键;第三 , 标准化生产至关重要 。目前苗木生产最大的问题就是结构调整转移 , 这与现在整个社会环境浮躁有一定关系 , 但我相信我们坚持在标准化上下功夫 , 花木产业的发展一定会更加辉煌 。
【我国花卉产业的发展状况 中国花卉业的发展趋势】 

我国花卉产业的发展状况 中国花卉业的发展趋势

文章插图
基于我国花卉产业的实际状况,如何与国际市场接轨?随着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 , 花卉产业愈来愈显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 。目前 , 全国花卉生产面积已达14.75万公顷 (包括花卉及苗木等所有相关行业) , 销售额160亿元 。然而 , 我国花卉生产力水平仍十分低下 , 单位面积产值仅仅是荷兰的10.36% 。花卉种植中普遍存在品种单一化 , 档次、质量低 , 各地生产基地低水平重复建设 , 设施化程度低 , 经济效益差等问题 , 市场上往往出现生产旺季产品滞销 , 冬、春节日消费旺季缺货的现象 。以下结合国内鲜切花生产和市场现状 , 分析总结出我国花卉产业的五种发展趋势:1.品种结构向高档化发展 , 价格日趋合理近年来 , 我国大量引进并生产优、新品种 , 鲜切花如非洲菊、鹤望兰、百合、郁金香、鸢尾、热带兰、高档切叶等 , 盆花如凤梨类、一品红、安祖花、蝴蝶兰、大花蕙兰等 , 品种逐渐高档化 , 花色则多样、淡雅 。花卉市场的价格稳中有降 , 尤其以香石竹、月季等大宗鲜切花产品的降幅较大(应视为合理性的降价) , 分别达30%和50% 。2.产业化区域性分工 , 花卉流通形成大市场从国内花卉的生产格局和中远期发展趋势来看 , 鲜切花生产将以云南、广东、上海、北京、四川、河北为主;浙江、江苏等地的绿化苗木在国内占有重要份额;盆花则遍地开花 , 并涌现一批地方优势名品 , 如江苏华盛的杜鹃、天津的仙客来、广东的兰花、福建的多肉植物等 。随着采后低温流通和远距离运输业的迅速发展 , 这些地区的优势更加明显 , 必然出现大生产、大市场的格局 。3.重视优质种苗、种球基地的建设上海市花卉良种试验场投资1200万元建起80亩种苗繁殖基地 , 年生产香石竹种苗500万株;云南省农科院花卉研究中心生产的花卉种苗包括香石竹、满天星、非洲菊和彩色马蹄莲等10余个种类100多个品种 , 年销售种苗1200万株;辽宁、浙江、甘肃等省利用冷凉地气候或山地气候资源 , 采取公司加农户的形式 , 发动农民繁育种球及育苗等 。一批新兴的国家级花卉产业化基地 , 起点高、规模大 , 集科研、生产、开发于一体 , 提高了优质种苗、种球生产的国产化供应能力 。4.科技水平不断提高 , 科技种花深入人心从农业的科技贡献率看 , 发达国家一般在80%以上 , 而我国低于50% 。“九五”期间 , 我国的花卉科技人员在野生花卉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 新品种的选育、引进 , 传统名花的商品化研究、推广 , 保护地、现代化温室的应用和改进 , 观赏植物的无土栽培、化学控制、生物技术、无毒种苗繁育工程等方面 , 都取得了一批新成果 。“十五”计划中又将加强育种和新品种的引进、建立低温流通的综合保鲜体系、工厂化育苗及设施栽培技术、无土栽培技术研究等列为重要内容 。5.建立起全国性网络流通体系国内的鲜花流通网络已初步形成 。全国花卉市场1200多个 , 昆明、广州、北京、上海、福州、成都等主要花卉消费城市 , 均建立了大型的花卉批发市场 , 地方性的花卉市场也不断出现 。各大、中城市和县镇的花店大量涌现 , 目前国内花店发展到14000多个 。再者 , 在流通促销上 , 加强销售信息网络化建设 , 实施名牌战略 , 以促使规模化、集约化生产和经营 。再者 , 还要迎合国外消费者的喜好品种 , 引进外国先进生产技术 , 拓展国际花卉市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