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强北|年入34亿!中国华强北的“小混混”,竟然把苹果拿捏了?( 三 )



机会来了 , 但有准备的人才能抓住 。
过去 , 为了判断哪些数据线是“自己人” , 苹果推出了一个名为“MFi” 。
MFi , 顾名思义——Made for iPod/ iPhone/iPad , 意味着厂家生产苹果相关产品均能达到苹果官方认可的技术标准 。
早在2014年 , 绿联就通过了苹果的MFI认证 , 2018年又拿到了华为的DFH认证 , 顺利从编外员工变成了体制内 , 并且能在自家数据线的包装上展示 。

只要苹果和华为能吃肉 , 绿联就能喝汤 。
2、大品牌赚钱保命 , 小品牌赚钱要玩命
扩大影响力 , 并不是产品好就够了 。
在竞争激烈的行业里 , 哪怕一根小小的数据线 , 也得出奇招 。
过去为什么大家对国产品牌印象差是为什么?山寨、偷工减料还服务差 。

为了赢得消费者的信任 , 绿联放话:“如果你收到产品不满意 , 哪怕是心情不好都可以包邮退货” 。
现在听起来很多品牌都这么干 , 但那是在2011年 。
结果 , 绿联线上店营业不到4个月 , 绿联一天的销售额就达到了1万 。
除此之外 , 绿联还搞了不少创新 。 比如 , 苹果充电头+安卓充电头的一拖二充电线 。

再比如 , 很多人抱怨公牛插排不方便 。
2013年底 , 绿联设计出了双USB手机充电接口的排插 , 此时绿联的营业额已超6000万 。
甚至比小米出的还要早 。

绿联一路进攻 , 不光吃下了中国的电商市场 , 连国外市场也没放过 。
绿联目前已经进入了欧美、日本、中东、南非等全球 100 多个国家和地区 。 在入驻亚马逊中国半年后 , 绿联在平台上的单日销售额便超过了2万美金 。
老外买疯了 , 绿联更是赚疯了 。

亚马逊给绿联贡献的收入 , 几乎相当于京东和天猫加起来的总和 。

“技术”的命根子 , 还在别人手里不过 , 绿联有个痛苦 。
绿联虽然早就称为“绿联科技” , 开发了绿联耳机、绿联充电宝、绿联穿戴设备 , 但在消费市场的认知中仍然是个“卖数据线的” 。

这就跟很多歌手不愿意在舞台上唱代表作一样 , 唱多了 , 观众就总觉得你只会一首歌 。
并且 , 就算是数据线 , 绿联还给自己埋了两个大雷 。
因为 , 在生产模式上绿联科技先是自主研发 , 然后以外协生产为主、自主生产为辅 。
不看不知道 , 一看吓一跳 , 绿联的外协生产占比超75% , 自有产能非常薄弱 。

最近三年绿联科技一直试图自建工厂 , 提升产能 。 但是因为3C产品迭代周期快 , 光靠自己很难保证工厂的质量和价格 ,, 反而喂饱了强大的上游供应商 。
有个叫湘凡科技的供应商 , 一直为绿联生产音视频类、充电类和存储类产品 。 结果 , 绿联每年给它的采购钱就超过了2.6亿 。
这样虽然省时省力 , 但导致绿联越来越依赖供应商 。
绿联自己也公开承认 , 要是哪天供应商出现停工 , 或与该公司合作发生摩擦导致双方合作关系提前终止 , 受伤最大的肯定是自己 。

绿联赚钱 , 除了依赖供应商 , 还极其依赖电商平台 。
从2020年 , 绿联线上收入占到了82.35% , 去年 , 也就降了一点点 , 78.14% , 可以说偏科严重 。
所以 , 三年光给电商平台交的服务费就翻倍的涨 。
刚刚摆脱了代工 , 又沦为电商“打工仔” 。
结 语:
靠一根数据线翻身 , 这件事太像是福建人能干出来的 。
因为无论多小多不起眼的产品 , 总能成为福建人翻盘逆袭的机会 。
17岁的安踏的创始人丁世忠 , 向父亲借了1万来北京卖鞋;29岁的银鹭创始人陈清水 , 东拼西凑了3万元 , 办了个罐头厂;32岁的许连捷 , 靠卖卫生巾起家 , 创立了千亿元市值的恒安集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