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红网□徐语晗(重庆大学)近日|知乎“盲水印”只是做实验?溯源也要尊重用户知情权

本文转自:红网
本文转自:红网□徐语晗(重庆大学)近日|知乎“盲水印”只是做实验?溯源也要尊重用户知情权
文章图片
□徐语晗(重庆大学)
近日 , 有网友称在知乎APP和网页端的截图中发现“盲水印” 。 经检测工具测试后 , 网友发现盲水印中疑似包含用户UID等个人信息 。 9月8日 , 知乎回应称站方仅在小范围内进行了实验功能测试 , 短时间测试后 , 该实验功能已下线 。 (9月8日澎湃新闻)
所谓“盲水印” , 是指将水印信息以肉眼不可见的形式添加到截图信息中 。 通俗来讲 , 如果用户将网页信息截图后转发给其他人 , 尽管已经经过了上百次传播 , 传播终端通过特定的图片检测手段也能追溯到该图最初的第一手传播者 , 并通过UID(身份证明)或TID(自主知识产权的对象注册码)认定用户身份 。 今年年初 , “盲水印”也曾在豆瓣APP中投入使用 , 目的是保护原创信息产权 , 在发生信息传播问题时可通过“盲水印”溯源 , 既可以验证图片真实性、防范截图伪造 , 也能方便相关部门进行事故追责 , 精准打击问题源头 。
不过 , 既然只是为了问题溯源 , 为何知乎此次的“盲水印”功能招来骂声一片?
原因在于知乎官方自始至终并未告知用户正在进行的“盲水印”实验 。 此前在豆瓣开设的“防搬运功能” , 小组组长可以选择开启或关闭该功能 , 并且已开启该功能的小组成员在发帖时也能够在帖子下方看到“小组已开启防止搬运功能”字样 。 反观知乎 , 尽管官方回应称仅进行了短暂的实验后便将“盲水印”功能下架 , 但在整个实验期间并未公开实验行为 , 也从未告知被实验用户账号正在进行实验 。 不难想象 , 假若不是先由知乎用户发现图片中的“盲水印” , 进而上传至社交平台引发舆论 , 该实验的走向是否如官方所说的短期下架还是持续推行仍是一个未知数 。
笔者认为 , “盲水印”之所以引发不少网友反感 , 根本上是对用户知情权的藐视 。 作为一个由用户搭建的网络社区 , 公司却肆意操纵着用户们的信息 , 居高临下地将用户群变为公司内部的试验田 , 让用户寒心的同时 , 不免也引起了广大用户的质疑——除了做实验 , 公司掌握的信息数据是否还运用到了其他地方?知乎 , 到底能不能保护用户的信息安全?
本文转自:红网□徐语晗(重庆大学)近日|知乎“盲水印”只是做实验?溯源也要尊重用户知情权】知乎的创始人周源曾谈到:“知乎的初心就是帮助人们分享彼此的知识、经验和见解 , 生产、传播、分享有价值的信息 。 ”用“盲水印”进行信息保护固然没错 , 但知乎也应该停下来想清楚 , 无论是信息溯源 , 还是问题追责 , 软件所服务的始终都是用户 。 尊重用户的知情权 , 也就是尊重社区创立的初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