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宇宙”App用细节破重围

■采访人员 俱鹤飞 
中国互联网的故事 , 从BAT讲到了“猫狗抖快” , 仿佛长时间陷入瓶颈期 。 都说互联网创业红利已尽 , 巨头格局难再撼动的时候 , 一款名为“小宇宙”的中文播客闯入大众视野 。 2020年3月上线 , 一年半后 , 用户数已超过百万 。 甚至当有人问起什么是播客时 , 不少人的回答是:“你去下载一个‘小宇宙’看看吧 。 ” 
跃入红海 
“小宇宙”App创始人舒玉龙 , 是一个“非典型”的产品经理 。 毕业于复旦中文系 , 在外企做审计多年 , 又半路出家 , 加入创业公司“即刻”——那正是互联网发展风头无两的时代 。  
加入互联网公司的理由很简单 , “因为这是一件很酷的事情 。 ”舒玉龙称自己是一条“网虫” , 喜欢上网 , 也喜欢冒险 。 在他看来 , 加入一个初创公司 , 比做财务更有趣 。  
“小宇宙”诞生之前 , 公司主打的产品是内容社区“即刻”App , 在年轻人中颇有市场 。 但是 , 2019年之后 , 互联网增速放缓 , 这家初创公司需要继续开拓新的领域 。  
做一款播客 , 就这样被提上了日程 。 其实 , 播客并不是什么新鲜事物 , 在国外已经流行多年 。 “它比较像网络中的电台节目 , 是一种音频自媒体 , 内容是朋友间的聊天和自我表达 。 ”舒玉龙说 。 只是在中国 , 播客往往和有声书、脱口秀内容等糅合在同一个平台上 。 当时 , 市场上并没有一个纯粹的、只做播客的音频产品 。  
但不可否认的是 , 彼时的蓝海早已成了红海 , 哪怕是尚不起眼的播客市场 。 一个明显的信号是 , 互联网巨头们也开始进场 。 比如喜马拉雅上线播客频道 , 网易云音乐开通了“播客云圈” , 字节跳动、快手等也纷纷推出播客应用 。  
“过去10年里 , 让平台得以野蛮生长的红利增长时期 , 已经快走到尽头了 。 ”舒玉龙察觉到 , 这个时候 , 竞争的激烈使得互联网公司需要付出巨大的新客获得成本 。  
与此同时 , 舒玉龙的另一个感受是 , 互联网变味了 。 “每一个手机App都在争夺用户的注意力 , 我们上网的时间比以前要长很多很多 , 新闻、视频 , 甚至买菜 , 互联网开始渗透入生活的每个部分 。 ”舒玉龙说 , 移动互联网一开始是高效的代名词 , 但是当网络和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的时候 , 它却开始逐步消耗我们的情绪和精力 。 不争夺屏幕 , 已成为这款播客诞生的初心 。  
全情投入 
明确了要做什么 , 下一步就是要突出巨头们的重围 。  
“大厂往往不会投入最多资源去做一个新项目 。 但我们是全情投入 , 用心与听众和主播打交道 , 细细打磨 。 ”舒玉龙说 。  
有用户评论:“这款App手感很好 。 ”“手感”是一种极其主观的感受 , 但这种感受体现在每一个精心设计的细节里 。  
比如评论区的时间戳 , 这是这款应用上线之初最为成功的功能之一 。 听众收听节目时 , 可以就某一时间节点的内容进行留言评论 , 像是音频的“弹幕” 。 “这形成了一种连接 , 即使听众在不同时期收听节目 , 也可以‘天涯共此时’ 。 ”舒玉龙这样解释成功的原因 。  
还比如语音回复 , 听众在节目中留言后 , 主播可以语音回复听众 。 这个功能来源于舒玉龙某天收到了某位主播发来的微信语音而产生的“突如其来的灵感” , “语音回复是主播为留言的听众‘专属定制’的 , 它放大了听众收到主播回复的那种惊喜感 。 ” 下转 4版 
(上接第1版) 
还有“小宇宙”这个名字 。 舒玉龙与团队讨论了三天 , 在最后5分钟才定下来 。 “小宇宙”是一部动漫中的概念 , 代表力量来源 。 “每个播客也像一颗星球 , 听众则是宇宙中的漫游者 。 ”两年半来 , “小宇宙”里已经入驻了3万多颗星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