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视频|色彩营销进军食品业,光靠颜值行不行?( 二 )


不过 , 也有业内人士表示 , 食用色素的使用范围和限量是经过长期研究和严格的风险评估决定的 。 一般来说 , 食用色素在食品中占比很小 。 严格遵守食品安全法规的产品 , 不过量食用并不会严重危害健康 。 消费者如对色素存有疑虑 , 可以在尝试颜色新奇的食物时 , 参考包装上的成分表 , 尽可能选择使用天然色素的产品 。
应将安全与质量放在首位
有专家指出 , 色彩营销进军食品行业 , 实际上主打的是一种差异化销售策略 。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认为 , 我国的食品行业在经过高速发展后 , 已经进入一个产品、渠道拓展、推广模式和创新理念同质化的全面同质化时期 。 因此 , 差异化销售策略便成为企业在众多同行中脱颖而出、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 无论是“色彩营销” , 还是“季节限定” , 本质上都体现了商家的小众化销售理念 , 这可能也是整个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
此外 , 朱丹蓬还表示 , 新生代群体构成了这类小众化食品的消费主力军 。 新生代在消费思维与消费行为上与传统消费群体不同 , 有着追求新颖潮流的喜好 。 这也成为整个食品产业端快速迭代的原因 。 一般来说 , 当前产品的迭代周期普遍为一到两年 。 当产品无法跟上新生代的消费思维时 , 它们就会因“过时”而被抛弃 。
何可钧建议 , 食品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应将安全与质量放在首位 。 对商家而言 , 食品着色可选用一些从动植物、微生物中提取的天然色素 , 如蓝色可来源于藻蓝蛋白、蓝莓等物质 。 相比化学生成的合成色素 , 天然色素具有更高的安全性 , 许多还带有功能性和生理活性 。 “一些接近自然色调的食品虽然在视觉上没有很大的冲击力 , 但在口味儿上并没有什么影响 。 消费者在生活中 , 还是应该少选择含大量添加剂、香精、合成色素等过度加工的食品 。 ”
【腾讯视频|色彩营销进军食品业,光靠颜值行不行?】责任编辑:朱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