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哪些部位容易脱臼?五大部位易脱臼

宝宝的身体很柔软 , 很多父母教宝宝走路的时候 , 往往会提起宝宝的双手 。那么 , 宝宝哪些部位容易脱臼呢?
五大部位易脱臼脱臼 , 学名“关节脱位” , 通常指外部暴力使骨端关节的相互关系发生错位 。如果脱位关节面彼此完全不能接触 , 叫做完全脱位;尚有部分接触 , 叫做不完全脱位 。幼儿脱位以不完全脱位居多 。
脱位在关节肩、肘、髋和下巴、手指等部位最容易发生 , 因为这些部位关节活动度大、关节囊松弛 。而肘关节的桡骨小头半脱位在幼儿期最为常见 , 多发生于1~4岁 。
以下情况易引起小儿脱臼1、如小儿突然跌倒 , 家长牵着孩子的一只手向上提起来;
2、用手拉睡懒觉而不想起床孩子的一只胳膊时;
3、拉着宝宝快跑 , 或是跟宝宝拔河试试力气 , 也可能让他脱臼;
4、在给宝宝穿衣服时 , 成人动作生拉硬拽;
5、牵宝宝的手走路或上下台阶时 , 像提东西那样提起小儿的手臂;
【宝宝哪些部位容易脱臼?五大部位易脱臼】6、为了逗宝宝开心玩“拔萝卜”、“拉大锯”等游戏用力过猛;
7、让宝宝提过重的东西 , 或宝宝滑倒或从床上跌下来;
8、外出散步时 , 突然有辆车从拐角开出来 , 惊慌的妈妈会吃惊地猛拉孩子的胳膊 , 引起脱臼 。

宝宝哪些部位容易脱臼?五大部位易脱臼

文章插图
发生脱臼时宝宝有哪些反应因为脱臼是一瞬间发生的 , 而且疼痛剧烈 , 宝宝会突然大哭起来 。会说话的大宝宝会喊疼 , 并用健侧手臂大致指出受伤部位 。
脱臼关节的功能丧失 , 宝宝不能自如地活动关节 。
由于受伤关节的结构发生了改变 , 韧带和肌肉受到牵拉 , 稍微一碰就痛 , 所以宝宝特别抗拒别人触碰受伤部位 。
宝宝脱臼后的紧急处理一旦宝宝发生脱臼 , 家长不必惊慌失措 , 在脱臼后的两三个小时内让关节恢复原状 , 还不太困难 , 时间太久 , 周围的组织就会肿胀 , 复原就困难 。
护理方法:
宝宝脱臼之后非常疼痛 , 首先要先安慰宝宝 , 并立刻处理 。关节脱臼的部位会压迫神经 , 这时拉长的韧带以及肌肉 , 稍微一动就非常痛 。单纯的脱臼往往比骨折要更加疼痛 。手会垂在胸前 。可用大围巾折成三角形把手臂吊在脖子上 。但是别随意移动宝宝患肢 , 避免移动的过程中造成宝宝患部的二次伤害 , 先固定患部后施以冰敷 , 尽快到医院治疗 。
即使关节恢复到原来的位置 , 受伤的韧带或周围的组织也还是需要治疗 。几个星期都不可活动关节 , 这期间比骨折的情况更为疼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