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打开外链,互联网大门只敞开了条缝( 六 )


我们知道,当下中国互联网产业各领域已经面临流量红利获取快速边际递减,都出现了增长乏力的困局,即使是拼多多这种流量裂变平台,也遇到了流量瓶颈。当下的中小企业互联网经营成本最高的就是流量成本。
如果一旦流量壁垒被打破,全面的互联互通实现,各个平台告别封闭生态的模式,能够从其他平台获取更多流量,将出现新的增长空间,或将为这些企业带来改革红利和创新发展环境,促进中国互联网产业高质量发展。
比如,当下微信公众号的流量已经呈现下滑趋势。因为这是一个封闭的生态,当这个生态的入口流量达到极限的时候,没有其他来源的流量继续哺育生态内的东西,那么这个生态的规模自然就会固定下来,走一个先膨胀后萎缩的路线。
一位内容创作者告诉我,“公众号广告分成单价在0.5元到1元之间,自媒体通过流量获得的广告收入不足以支撑其运营。但如果微信生态开放之后,微信公众号可以获来自搜索引擎的流量,内容创作者可获得更多流量变现的收益。这对面临变现困难的创作者来说无疑是一个好消息。”
但不管怎样,以上所有这些设想和讨论,都意味着未来的互联互通,还有更广阔的想象空间和挑战,当下“解除外链”,也许只是一个开始。
写在最后从PC互联网时代再到移动互联网时代,互联网大厂们间“互不联网”的战争愈演愈烈。作为用户的我们,不得不复制着链接、淘口令,一边怨声载道,一边游走切换在各种浏览器、APP之中。
一直以来,国内互联网巨头过于注重在国内市场的“内卷”游戏。
南开大学法学院教授陈兵就表示,平台恶意“封禁”行为、“二选一”、数据的拒绝交易等,都是妨碍互联互通的行为表现。
拒绝互联网互通,这真的有利于国内互联网企业在更大的市场做大做强吗?
互联网观察家尹生曾谈及互联网平台格局不够大的问题。他认为,“在国内的互联网环境中,商业巨头平台彼此屏蔽、相关平台规则向自家内容(业务)倾斜的现象已经存在很多年了,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中国市场足够大,巨头在国内即可获得足够的市场份额、经营业绩、发展空间等,走出国内的意愿不强、难度也逐年加大。因此国内一旦出现竞争对手,他们就会进入防御状态、护住自己的‘饼’,相互之间争夺资源。”
此前,互联网巨头企业卯足了劲争取自己的流量,在“强者恒强”的道路上一去不复返,市场的自我调整机制完全被打破,因此政府部门不得不出手。
从阿里因“二选一”垄断被罚182亿元,到美团因取消支付宝支付遭到反垄断诉讼,再到之后的《平台经济领域反垄断指南》出台,政府部门已经开启了对垄断企业的强监管,如今的放开外链也只是措施之一。
但其实,互联网企业之间并非不能建立互相匹配的商业模式。
互联互通之后,互联网巨头之间或许可以探索更多合作共赢的商业模式。在带来用户自由的同时,还可能重启中国互联网。
参考资料:
1.《封杀微信8年后,阿里为何又想互联互通了?》野马财经
2.《当微信的大门已打开,抖音的电商外链何时开?》未来消费APP
3.《解除链接屏蔽让互联网真正互联互通》中国青年报
4.《兼顾效率与公平,以互联互通促进平台经济的共同发展》FT中文网
5.《屏蔽外链最后一天!你的微信可以刷抖音、逛淘宝了吗?》InfoQ
【 互联网|打开外链,互联网大门只敞开了条缝】注:文中受访用户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