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机器人|今天,1家新机器人公司浮出水面:刚被VC投资数千万

防疫机器人|今天,1家新机器人公司浮出水面:刚被VC投资数千万
文章插图

采访人员|林森
二次创业还是做机器人,虽然轻车熟路,但这次王淮卿拿到手的剧本却有点曲折。
2018年7月,看到国内巡检机器人的万亿市场规模,王淮卿成立千巡科技。想以变电站巡检为切入点,做软硬一体化的完整解决方案。
本以为2020年是公司突飞猛进的一年,疫情却打乱了他的节奏。“很多项目没有验收完,钱暂时收不回来,新业务也没法开展,但是团队还在,大家还要生活。”
想活下去,就要自救去解决公司现金流问题。看到防疫机器人的需求,团队就把自己的巡检机器人改装成防疫机器人出售。由于技术更加先进,千巡的测温机器人数据更精准,一下子售出了几十套,现金流终于稳住了。
挺过疫情,在变电站项目步入正轨后,王淮卿和团队发力安防巡检,他们成功研发了“公安巡防系统”云服务。
此外,千巡科技还被资本看好。据王淮卿透露,千巡科技已获得数千万Pre-A轮融资,投资方为梅花创投。
注:王淮卿承诺文中数据无误,为内容真实性负责。铅笔道作客观真实记录,已备份速记录音。
再战机器人赛道
2018年的夏天,酷热难耐。在深圳一所变电站里,地表温度超过60°C,踩上去鞋底都会融化。王淮卿和团队却还要在这里待相当长一段时间,直到产品做好。这里蚊子也极多,时常给他们发“红包”。
这次是王淮卿的二次创业,他依旧选择做机器人。上次创业是2014年时。王淮卿从哈工大硕士毕业。因看好机器人方向,他和几位朋友创立了斯坦德机器人。公司主要产品为工业物流提供搬运机器人,前后获得了几轮融资。
4年后,作为创始人的王淮卿,却选择离开。“我觉得做机器人不能只做整机,一定要面向应用去做解决方案,不然一定会错过这个时代的机会。”
新的开始,王淮卿面临一个抉择,选移动机器人的哪个细分领域?他心里有三个选项:第一,还是做物流相关;第二,特种作业;第三,巡检、巡逻机器人。
“机器人在特种作业中,能做变革的比重比较小,机器人销售额的占比可能只有5%到10%。”最后,经历了内心的pk后,王淮卿选择了巡检机器人,原因有两个。
一是应用场景广且刚需。可以用到巡检机器人的地方非常多,比如电力巡检、公安巡检、工业巡检等。有的巡检工作环境恶劣,还伴有危险,用机器人代替人工是个两全其美的办法。
【 防疫机器人|今天,1家新机器人公司浮出水面:刚被VC投资数千万】二是市场前景大。国内变电站数量已接近6W多座,一个变电站巡检应用场景解决方案需要数百万,这就意味着,国内变电站巡检市场就有数千亿规模。
“治安和安防巡逻市场就更大了,国内约有1000万左右巡逻人员,相关市场规模可能有万亿。”
2018年7月,王淮卿成立千巡科技。以变电站巡检为切入点,做软硬一体化的完整解决方案。
3大研发突破口
在公司成立后,王淮卿和团队着手开始研发。对千巡团队而言,做出一款合适的机器人不难,更重要的是配套软件系统。
“系统是主角,不是机器人的辅助。反而机器人是系统的一个配件,只不过这个配件很关键。”王淮卿认为,解决方案需要以机器人为载体,还要包含前台应用、管理系统还有AI中台等。
为了磨出一套真正有效果的系统,千巡团队直接住在了变电站里。在真实的场景中,王淮卿团队从三大方面突破:
第一,设备的管理连接。系统要和机器等硬件设备可靠连接,互相通信,能够对这些设备进行调度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