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石蕴玉而山辉,水怀珠而川媚 。”中国茶道得佛教文化的滋养,如石蕴玉,如水含珠 。佛教对茶道的贡献是多方面的 。如名山名寺产名茶,佛教推动了茶叶的生产;寺庙施茶,促进了茶文化的传播;寺中以茶礼佛,以茶敬客,丰富了茶礼的表现形式;然而最重要的贡献当属把禅语、佛典、公案融入茶事活动,为中国茶道注入了灵魂 。
文章插图
一、无
“无”是历史上禅僧常书写的一个字,也是茶室中常挂的墨宝 。
“无”成为禅语出于赵州和尚的“无”公案 。从前有一个僧人问赵州和尚:“门前那只狗是否有佛性?” 发问的僧人心里想,佛经中写道“一切众生皆有佛性”,那么狗自然有佛性,师父回答一定是“有” 。可是赵州和尚回答却是“无” 。
赵州和尚是有道高僧,他不会不懂“众生皆有佛性” 。但是他为什么偏要说“无”呢?这是这段禅宗公案的关键 。按理讲,既然众生皆有佛性,狗是众生之一,狗当然亦有佛性,可见赵州和尚所说的“无”不是世俗所说的“无”,而是超越了世俗认为的“有”、“无”之上的“无”,是佛教的世界观的反映 。
讲到“无”,不能不提起五祖传道的典故 。禅宗五祖弘忍在将传授衣钵前,曾召集所有的弟子门人,要他们各自写出对佛法的了悟心得,谁写得最好就把衣钵传给谁 。
弘忍的首座弟子神秀是个饱学高僧,他写道: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 。
弘忍认为这偈文美则美,但尚未悟出佛法真谛 。而当时寺中一位烧水小和尚慧能也作了一偈文: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
弘忍认为,“慧能了悟了” 。于是当夜就将达摩祖师留下的袈裟和铁衣钵传给了慧能,后来慧能便成了禅宗六祖 。
因为慧能明白了“诸性无常,诸法无我,涅盘寂静”的真理 。只有认识了世界“本来无一物”,才能进一步认识到“无一物中物尽藏,有花有月有楼台 。”
茶学界普遍认为,只有了悟了"无"的境界,才能创造出"禅茶一味"的真境 。“无”是茶道艺术创造的源泉 。
文章插图
二、直心是道场
茶道界把茶室视为修心悟道的道场 。这一禅语典出《维摩经.菩萨品第四》 。据该经记载:有一天光严童子为寻求适于修行的清静场所,决心离开喧闹的城市 。在他快要出城时,正巧遇到维摩诘居士 。
光严童子问他:你从哪里来?
“我从道场来 。”
“道场在哪里?”
“直心是道场 。”
听到维摩诘居士讲“直心是道场”,光严童子大悟 。既然“直心是道场”,那么又何必要离开这喧闹的都市去四处寻找清静的修身之地呢?
"直心"即纯洁清静之心,要抛弃一切烦恼,灭绝一切妄念,纯一无杂之心 。有了"直心",在任何地方都可以修心,若无"直心",就是在最清静的深山古刹中也修不出正果 。
维摩诘也称为维摩,是与佛祖同时代的著名居士,他妻妾众多,资财无数,一方面潇洒人生,游戏风尘,享受世间富贵,一方面又精悉佛理,崇佛向道,修成了救世菩萨,在佛教界被喻为“火中生莲花” 。
茶道认为现实世界即理想世界,求道、证道、悟道在现实中就可进行,解脱也只能在现实中去实现 。"直心是道场"是茶人喜爱的座右铭 。
文章插图
三、平常心是道
这一禅语出自《五灯会元》卷四 。赵州从谂禅师在其修行之初曾问师父泉普愿:
“如何是道?”
“平常心是道 。”
“平常心是道”后来广为流传,成为千古名言 。“平常心”是指把“应该这样做,不应该那样做”等,按世俗常规去办事的主观能动之心彻底忘却,而保持一颗毫无造作,不浮不躁,不卑不亢,不贪不嗔的虚静之心 。
这则公案的含义十分丰富,茶道和禅宗一样,通过提倡“平常心是道”来强调随性适意,安闲无为,应缘投物,随机应变 。日常生活中处处有禅,事事是道 。我们提倡“平常心是道”,还体现了禅宗与茶道对解放人性的追求,以及直面声色世界,用心去拥抱大自然的现实态度 。
四、万古长空,一朝风月
这句话典出《五灯会元》卷二 。有一次有个僧人问崇慧禅师“达摩祖师尚未来中国时,中国有没有佛法 。” 崇慧说:“尚未来时的事暂且不论,如今的事怎么做?” 僧人满头雾水,莫明其妙,又问:“我实在不领会,请指点 。” 崇慧禅师说:“万古长空,一朝风月 。” 意思是长空万古永存,风月朝朝不同 。隐指佛法与天地同存,不依达摩来否而变,而禅悟则是每个人自己的事,应该着眼自身,着眼现实,着眼当前,而不管达摩来否 。
文章插图
五、横眠竖坐
典出《五灯会元》卷十一 。蕴聪禅师嗣法于首山省念禅师,达到大悟后住襄州谷隐山传道说法 。有一天一个僧人问他:“什么是道?” 蕴聪禅师回答:“车子碾,马儿踏的就是道 。” 来僧又请教:“什么是道中人?” 禅师答:“倒着睡,竖着坐的就是道中人 。”
这个典故与千利休的茶道即“烧水点茶”是同一境界 。“横眠竖坐”是人的固有习性 。求道即是随缘任运,破除“我执”与“法执” 。达到人性的彻底解放,获得完全的自由,无拘无束地做到横着睡、竖着坐 。“道”在平平常常的日常生活之中,获得了人性解放的人即是道中之人 。
文章插图
六、月印千江水
典出《五灯会元》卷十四 。典故反映了悟道成佛的心路 。
有个僧人问道隐禅师:“什么是成佛之路?” 禅师答:“神妙地指示着人的灵机的,就是那碧波澄澈的秋水中映现着的月亮 。” 僧人又问:“三家同时来邀请,不知去谁家才好?” 道隐禅师回答:“月印千江水,门门尽有僧 。” 禅宗精神和茶道义理一样,好比月印千江水,普照大千世界,谁悟了它,谁就能“见性成佛” 。
七、不如抛却去寻春
典出《柳亭诗语》 。宋代理学家朱熹写了首诗:川原红绿一时新,暮雨朝晴更可人;书册埋头何日了,不如抛却去寻春 。
陆象山听到后高兴地说:“元晦(朱熹字元晦)到现在总算是觉悟了!”
禅宗认为,对禅的追求,不应当把自己关在书斋或埋头在古籍中,而应当到大自然中去 。中国茶道特别崇尚亲近自然,观照自然,顺应自然,回归自然 。因为大自然的一切都是佛理智慧的显现 。“青青翠竹,尽是真如;郁郁黄花,无非般若” 。
八、青山不碍白云飞
【茶道丨中国茶道常用禅语 关于茶道的禅语】典出《五灯会元》卷三 。有个僧人问河南紫玉山的道通禅师:“怎样才能够从三界中解脱出来?” 道通禅师不回答而反问:“你在里边已待多少时间了?”
僧人又问:“究竟如何解脱?” 禅师说:“青山不碍白云飞 。”
佛教把世俗世界分为欲界、色界和无色界,超脱三界才能超脱生死轮回,达到“涅磐”的境界 。道通禅师把“青山”比做囚禁思想、束缚人性的戒律,而人性如白云,只要白云想飞,青山是阻碍不了的 。
九、日日是好日
典出《云门广录》卷中,《碧岩录》亦有载,其大意是“有一次上堂时,妙总禅师说:云门文偃曾对弟子说‘十五号以前暂且不问,十五号后的日子怎样,请每人说一句 。’ 没等众人回答,他自己就说‘日日是好日’ 。妙总禅师认为云门文偃把佛法和世间法都说完全了 。”
如下禅语也是茶人十分喜欢并经常引用的:
吃茶去 。
看脚下 。
柳绿花红 。
独坐大雄峰 。
春来草自青 。
云在青山水在瓶 。
永夜无风月独清 。
摘茶更莫别思量 。
天共白云晓,水和明月流 。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
竹影扫阶尘不动,月穿潭底水无痕 。
春风大雅能容物,秋水文章不染尘 。
- |美国不允许别国掌握的五大高科技,目前均被中国突破并拥有
- 山西两品牌上榜2021年中国便利店TOP100
- 安盛天平车险怎么样排名(2019中国十大车险排名
- “中国复眼”将在重庆建设
- 中国复眼在重庆开建#!可实现千万公里外小行星探测成像
- 短视频|中国这么多优秀的IT公司,为什么有的公司做不出Adobe全家桶这样的软件?
- 中国移动|中国移动这次良心了:10年没换号老用户可享3大“特权”!望周知
- 15代丰田皇冠怎么样(15代皇冠2019几月份上市中国
- 2019年好声音冠军,中国好声音导师公布2018
- 5G|为何5G好像没比4G快?中国工程院院士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