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广汽斥资近8亿造车|灵魂拷问之时 | 智能汽车

文 | 宋豆豆
靴子终于落地。传言了四个月之久——华为联手广汽埃安共同开发下一代智能电动汽车——项目落实。双方合作的首款车为中大型智能纯电SUV,计划于2023年底量产。
华为、广汽斥资近8亿造车|灵魂拷问之时 | 智能汽车
文章插图

7月9日晚间,广汽集团(601238.SH,02238.HK)发布公告称,同意全资子公司广汽埃安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与华为(AH8车型)项目的实施。根据协议,双方将基于广汽GEP 3.0 底盘平台、华为CCA(计算与通信架构)构建的新一代智能汽车数字平台,搭载华为全栈智能汽车解决方案,联合定义、共同开发,共同打造面向未来的一系列智能汽车。
值得一提的是,本项目为双方联合开发的首款中大型智能纯电SUV车型,项目总投资7.88亿元人民币,并计划于2023年底量产。
【 华为、广汽斥资近8亿造车|灵魂拷问之时 | 智能汽车】要“灵魂”?还是要“躯体”?
有人欢喜有人忧,与广汽积极拥抱华为全栈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不同,上汽目前对华为自动驾驶方案并不买账。
6月30日,上汽集团2020年度股东大会上,当被问及上汽是否会考虑在自动驾驶方面与华为等第三方合作时,上汽集团董事长陈虹语惊四座——“上汽很难接受华为这样的单一一家供应商为我们提供整体的解决方案,这样会变成‘他是灵魂,我是躯体’,我们不能接受。我们的灵魂一定要掌握在自己手中。”陈虹表示,不接受任何供应商的整体解决方案,最多是合作。
一石激起千层浪,陈虹的“灵魂论”热议已持续一周。汽车产业转型之际,车企与科技公司的合作已成为汽车行业拥抱变革的普遍选择,但二者博弈之下,“智能汽车的主导权之争”这一问题再度发酵。
拒绝将自动驾驶交给第三方的背后,实则是在智能汽车时代传统车企转型的集体焦虑。麦肯锡在去年的一份报告指出,目前汽车软件在大型乘用车的整车价值中占比为10%,未来预计将以每年11%的速度增长,至2030年汽车软件将占整车内容的30%,整体市场规模将达到4000多亿美元。
这也不难理解为何华为已多次(不下八次)重申不造车,车企仍存疑虑和警惕——一旦将软件能力拱手让人,主机厂有可能沦为代工厂;但另一方面,智能汽车时代,华为作为自动驾驶提供商的当红流量,与其合作充满必要性且极具诱惑力,华为光环的加持让其合作车企比如北汽、长安、小康股份等股价、市值一度飙涨。
事实上,华为智能汽车的业务以两种方式为主:一种是采用传统的Tier1(一级供应商)、Tier2(二级供应商)的合作模式,目前华为更多是采用这种模式向车企提供零部件和解决方案;另一种则是与车企深度捆绑的“Huawei Inside”(HI)模式,只有用到华为自动驾驶系统的车才能用上该logo。
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总裁王军曾在接受智库君采访时表示,Huawei inside模式的本质就是,从整车定义的时候联合设计、联合开发,双方团队融合在一起,联合设计、联合开发至少要用华为的全栈自动驾驶解决方案才能叫HI。
华为、广汽斥资近8亿造车|灵魂拷问之时 | 智能汽车
文章插图

目前华为HI模式有三个最重要的合作伙伴——北汽、长安、广汽,其中北汽ARCFOX将最先落地。今年4月,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在分析师大会上表示,华为联合北汽、长安和广汽三家企业打造三个新的汽车子品牌。其中华为与北汽新能源共同打造ARCFOX,今年四季度一系列车型将陆续推出市场;和广汽集团合作开发的L4级自动驾驶汽车计划于2024年量产,目前华为和后两者分别打造的子品牌名字尚未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