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式云|华为、浪潮云、AWS都认定的分布式云,是未来吗?
文章插图
编者按:本文来源创业邦专栏智能相对论,作者:陈选滨,图源:摄图网。
2021,分布式云火了。
4月,在第二届华为云TechWave全球技术峰会上,华为云重磅发布分布式云全系列产品组合(含智能边缘小站IES等),进一步夯实分布式云×云原生的基础理念。
5月,在浪潮云业务战略发布会上,浪潮云重点推出“分布式云+”行动计划——1+2+N+生态,并宣告已于2019年在国内定义分布式云、完成中国最大分布式云升级,2020年建成了全国最大的分布式云骨干体系等多项重要战略进程
以上可见,国内两家领先云厂商相继将未来的战略重点聚焦分布式云,基本奠定了分布式云的市场地位,也意味着我国的云计算市场逐步进入更加成熟的阶段。
在年前,Gartner发布了2021年顶级战略技术趋势,分布式云连续两年(2020-2021)入选,被认定为云计算的未来发展方向。
据Gartner预测,到2025年,超过50%的组织将在其选择的地点使用分布式云,从而实现转型业务模式。
那么,从行业放眼市场,分布式云的走红将意味着什么?此前,云计算悬而未决的难题是否能在分布式云的部署下找到进一步解题的思路?
分布式云,走上台面2019年,分布式云被提出。同年,Gartner在其研究报告《Define and Understand New Cloud Terms to Succeed in the New Cloud Era》中,进一步定义分布式云:指云服务提供商将公有云服务分发到不同的物理位置,由CSP统一负责云服务的运营、治理、更新和演进,将云服务交付地理位置作为其定义一部分的云模型。
在国内,浪潮云作为最早部署和升级分布式云的云服务商。历经多年的积淀与发展,分布式云逐步成为云计算市场主流迭代方向。
回顾十年来的云计算市场,每个阶段都会出现一个焦点成为云服务厂商争先部署和迭代的导向。从私有云到公有云,再到混合云,同时也涉及边缘云、专属云等,随着云服务市场需求越来越复杂,云服务进入了现在的分布式云阶段。
从发展历程来看,分布式云是混合云的进阶,由混合云演化而来,又区别于混合云。区别两者之间的意义,混合云解决了云资源的配置问题,企业可以按需匹配云资源、拓展云资源;分布式云解决的则是云资源的位置问题,帮助企业完善多云管理。简单来说,就是强化混合云的优势,减少异构问题、安全问题、数据冗余等等。
在大部分人的认知当中,分布式云这个概念很容易被误解为分散的多个云资源组合,但实际上并不是这样。我们不妨从三个层面来重新了解一下分布式云。
1.本质还是一朵云。
与混合云一样,分布式云面向的依旧是多云模式,一般包括中心云、本地云、边缘云等等。但是,为了更好的实现多云管理,分布式云会比混合云更强调统一架构、持续迭代。
简单理解,就是把所有云都集成在一个架构内,实现统一管理。如今,这在浪潮云、华为云、阿里等云服务厂商的云体系内都很常见,也是他们致力于打造分布式云的方向。比如,浪潮云此前提出的“1231”业务战略,其中“1”代表的就是一个统一架构,以此来承载多云管理职能。
2.核心在于解决云资源的位置问题。
在混合云阶段,多云战略已经逐步演化成为各大云服务厂商和企业的常态。据IDC2020年相关报告显示,在国内云计算客户中,73.2%的客户采用多云或混合云。放眼全球,根据RightScale的2020云状态报告,全球93%的组织也同样具备多云战略。
多云战略的出现也就带来云资源的位置问题,不同的云应该部署在哪个位置,其中云与云之间又如何协同等等问题就是分布式云致力于解决的。亚马逊云推出的AWS local Zone面向的就是这种类型的情况,将AWS计算、存储、数据库和其他某些初级服务放置在更靠近目前不存在AWS区域的大量人口聚居的位置,或者靠近行业和IT中心的位置,从而为企业客户提供低于10毫秒的云服务。
- 华为|别不信!魅族如今处境,雷军早有预料,小米也早已体验
- 芯片|上市仅4个月,跌价1000元,微云台主摄+6nm芯片+4400mAh
- 华为|问界M5风光无限,赛力斯SF5暗自神伤,华为或许低估了造车这事?
- 计算|雄安城市计算(超算云)中心主体结构封顶
- 华为鸿蒙系统|华为偷偷上架新机,鸿蒙系统+5000mAh大电池,仅售1399元
- 5G|关于5G,华为赢了
- 华为|华为任正非最新信件曝光:春天很快就会到来!
- 百度|马化腾的一句话,腾讯市值一小时暴涨1400亿港币,马云格局还是小了
- 5G|华为利用5G毫米波发现园区入侵者,这让美国5G联盟情何以堪
- ios|华为迎来新里程碑,在新领域旗开得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