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U|隐退江湖 ? 拼多多创始人黄峥卸任背后,究竟隐藏着多大野心

CPU|隐退江湖 ? 拼多多创始人黄峥卸任背后,究竟隐藏着多大野心

文章图片

CPU|隐退江湖 ? 拼多多创始人黄峥卸任背后,究竟隐藏着多大野心

文章图片



文 | 华商韬略 木木
丁磊、马云、刘强东等互联网大佬纷纷掀起“退圈潮” , 在这一众名单中 , 黄峥的退出最让人诧异 , 拼多多正在转型与升级的关键期 , 这位年轻的创始人为何选择此时退出?
作为名副其实的学霸 , 黄峥的个人履历堪称完美:高中考上尖子生云集的杭州外国语学校 , 随后被保送浙大 , 赴美读研毕业后又成为谷歌员工 。
这份履历让他结识了丁磊等互联网前辈 , 更得到投资界大佬段永平的青睐 , 为日后创业打下了坚实的技术和人脉基础 。
凭借谷歌期权实现财务自由 , 黄峥在几次创业后盯准中国的电商领域 。
彼时 , 阿里和京东已牢牢占据中国80%的电商市场 , 要在这样僵死的局面中杀出重围 , 当时所有人都认为是不可能的 。
但黄峥却在看似牢不可破的“堡垒”中发现了机会——国内巨大的低端消费市场 。
在黄峥看来 , 这个京东和淘宝都不愿涉及的领域 , 恰恰是占中国人口最多、地域分布最广、最具潜力的消费市场 。
认定这是一片蓝海后 , 黄峥创立了拼多多 。

仅仅三年后 , 拼多多在美成功上市 , 势头直逼京东和淘宝 。 黄峥个人资产迅速飙至99亿美元 , 超过了在电商领域打拼十年的刘强东 。
然而凭借低端市场成功的拼多多 , 也正因此而备受诟病 。
在不少国民心中 , 拼多多上假货泛滥 , 山寨品层出不穷 , 尤其是大中城市白领 , 多对其嗤之以鼻 , 认为太“low” 。
早期拼多多在朋友圈大肆推动的“助力砍价”等病毒式营销 , 虽然为其扩张立下汗马功劳 , 但也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拼多多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商业形象 。
拼多多开始遭到全网抵制 , 不仅股价大幅下跌 , 针对黄峥本人的各种质疑、批评也如潮水般汹涌而来 。 知名家电品牌创维、知名作家郑渊洁等都曾举报拼多多销售山寨、盗版产品 。
当时曾有媒体这样评价黄峥:他是中国最令人羡慕 , 同时也是受到争议最多的男人 。
面对铺天盖地的质疑与批评 , 黄峥在拼多多内部发信 , 要求员工“面对质疑先求责于己” , 扎扎实实解决问题 。
就在黄峥下大力气改变拼多多的“公众形象”时 , 更大的风波来袭 。

拼多多年轻员工疑因工作过劳而猝死 , 随后又有员工实名揭发拼多多内部工作模式:员工超负荷运转 , 长期加班;不同于一般互联网公司的开放式文化 , 拼多多不鼓励员工的对外交流 , 严格约束员工的信息权限 , 实行封闭、高压的管理模式 。
这种冷血的环境让年轻一代难以适从 。
很快 , 全网又掀起了一场声讨拼多多和黄峥本人的风波 。 甚至有不少媒体翻出了黄峥在2020年财报电话会议上“人是拼多多最宝贵的资产”这一言论 。
也许黄峥本人也意识到了野蛮生长、高压管理的模式难以长久 , 去年宣布卸任CEO , 又将自己控制的拼多多股份比例从43.3%降到29.4% , 拥有的投票权也从88.4%降至80.7% 。
他在致股东的信中提到 , “行业竞争的日益激烈甚至异化 , 让我意识到这种传统的以规模和效率为主要导向的竞争 , 有其不可避免的问题!”
在全球40岁以下白手起家的富豪中 , 黄峥排在第二 , 仅次于扎克伯格 。 但外界猜测黄峥此次退圈 , 并不是觉得自己到了可以功成身退的时候 , 而是在谋求更好的出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