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勇:给渔民戴上“护身符”

本文转自:福州晚报
利用即时通信、特定区域告警等功能 , 让出海的渔民、渔船随时随地“呼得出、叫得着”;通过“自助+服务式”信息报备 , 为预防海上疫情输入提供帮助……全国首个“北斗+天通海上应急指挥平台及北斗天通船载终端” , 昨日亮相数字中国建设成果展 。
李勇:给渔民戴上“护身符”
文章图片
李勇:给渔民戴上“护身符”】“这个终端平台在全国范围内实现了‘北斗+天通’在智慧海洋领域探索应用的首次突破 , 对构建智慧海洋大数据中心、建设‘海上福建’有着重要意义 。 ”福信富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李勇说 。
李勇今年43岁 , 大学毕业后便一直从事卫星应用方面的工作 , 于2010年创立福信富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2019年 , 福信富通成为北斗开放实验室主建单位中唯一的民营企业 。
“北斗+天通海上应急指挥平台及北斗天通船载终端”由李勇领衔研发 , 今年1月正式上线 , 目前已在泉州部署1500套 。
“远海作业时可通过海洋卫星宽带连接互联网和陆地联系 , 但若遇暴雨等恶劣天气 , 容易出现信号中断的情况 , 危及渔民及渔船的安全 。 我们的平台和终端产品便是基于这种情况而研发的 。 ”李勇说 , 这套终端平台的信号已覆盖亚洲全海域 , 并可保障网络在各种恶劣气象条件下稳定运行 , 确保应急指挥中心的岸上指令直达渔船 。 同时 , 天通卫星电话还内置了UPS电源 , 断电后仍可供电48小时 , 在降雨、潮湿等环境下也能保持通话、定位功能 , 提高处置突发情况的效率 。 这一系列功能 , 犹如给出海渔船和渔民戴上了一道“护身符” 。
为预防海上疫情输入风险 , 李勇主导给莆田湄洲岛部分船舶安装小型船舶北斗终端设备 , 开展北斗海上渔船防疫防控监管平台试点工作 。 通过“自助+服务式”信息报备的方式 , 绑定人员与船舶信息 , 将定位数据与报备数据融合 , 实现进出海自动报警 , 联动健康码、核酸报告等疫情防控数据 。 管理人员可在后台时刻掌握船员健康状况 , 筑牢疫情防控海上防线 。
李勇表示 , 本届数字峰会期间 , 他们还带来空天地时空底座、低空防护系统等产品 。
李勇还计划利用北斗高精度融合定位技术 , 实现厘米级定位 , 接入外卖寄递行业配送车辆的位置数据和轨迹信息 , 推动福州外卖寄递行业北斗数字化进程 。 此外 , 他们打造的全省第一款基于北斗三号卫星定位系统的共享电单车 , 已于7月中旬在湄洲岛完成试点投放 , 具有高精度定点停车、电子围栏、电池安全监测等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