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 济郑高铁濮阳到济南段正在紧锣密鼓地施工建设 。 为加快建设进度 , 施工方中铁三局国内首创 , 将装配式盖梁智能建造技术用于高铁建设领域 , 使高铁建设“如虎添翼” , 标志着我国高铁智能建造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
7月25日 , 科技日报采访人员在施工现场看到 , 传统的大量作业工人现场立模绑扎钢筋、浇筑桥墩混凝土的场面不复存在 。 施工人员提前在智能车间将盖梁、墩柱等高铁桥墩的主要工程构件预制好 , 然后运送到施工区域 , 像“搭积木”一样迅速完成组装 。
“装配式盖梁智能建造技术改变了传统的高铁建造模式 。 ”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孙茂松告诉采访人员 , “打个比方 , 这就像是盖房子 。 传统的盖房子是在现场一块砖一块砖地砌筑 , 既费时费力 , 又污染环境 。 现在是在工厂里面做好‘预制板块’ , 到现场只需要组装就可以了 。 这种模式不仅可以提高效率 , 减少污染 , 并且由于标准化的设计和生产 , 保证了产品的质量 。 ”
近年来 , 国家大力推动传统制造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 , 中铁三局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 , 加快推进工程建设从传统建造方式向智能建造方向的转型升级 , 增加工程建造新动能、新活力 。
“我们瞄准痛点需求 , 自2021年5月郑济项目开工建设开始 , 在装配式桥墩的盖梁生产中 , 将数字仿真、智能视觉、智能机器人、物联网等先进技术融入各生产工序 , 建设了国内首条大中型装配式混凝土预制品智能生产线 , 实现了对郑济高铁河南省界段装配式桥墩构件的智能工厂预制 。 ”中铁三局技术开发部部长王金告诉采访人员 。
据了解 , 智能化预制通过先进的数智技术 , 在智能工厂内对盖梁生产中的人、机、料、法、环进行全面管理 , 提升盖梁生产效率 , 保证盖梁生产质量 , 显著提升了盖梁预制生产设备的智能化程度 。
“智能化预制在郑济高铁中成功应用 , 有效缩短了生产建造周期 , 提高产品及工程质量控制水平 , 降低了对环境的影响 , 为安全、优质、智能、绿色地进行高铁建设提供了有效保障 。 ”王金说 , 对比传统建造方式 , 采用装配式施工 , 效率提高30%以上 , 减少现场作业人员40%以上 。
在7月17日河南濮阳举办的“装配式盖梁智能建造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科技成果评价会上 , 孙茂松、中国工程院院士孙玉、中国电科54所副总工程师吴巍等业内专家一致认为 , 该成果研发技术难度大、综合性强 , 获得一批国内技术专利授权 , 具有完整的自主知识产权 , 总体技术水平达到国际领先 , 经济、社会效益显著 , 应用前景广阔 。
据介绍 , 装配式盖梁智能建造技术在郑济高铁上的成功应用 , 将产生联动和示范效应 , 推动高铁智能化建造水平的提升 , 增加铁路桥梁建造方式的多样性 , 更适应城市区域、环境保护区等环境下对工程施工快速、环保、低噪音等高标准要求 。
【桥墩|智能制造为中国高铁“添翼”】“未来 , 中铁三局将把工程智能建造做成一个系列化的技术产业来推进 , 形成简支箱梁、桥墩、轨道板(枕)、附属构件等大、中、小型系列混凝土构件智能工厂化生产 , 将混凝土构件预制智能工厂做大做强 , 做出品牌 。 ”王金说 。 ◎实习采访人员 孙 越
- 助力中德智能制造“强强联手”(侨胞说·祖国在我心中(64))
- 本文转自:太原日报“只需扫描一下二维码|太原298个智能换电柜上岗 解决电动自行车充电难题
- 5G双卡双通不再是PPT口号,高通持续为智能手机开辟“新车道”
- 我国持续保持第一制造大国地位 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比重近30%
- 356页14万字高端商业办公综合楼弱电智能化系统2022版
- 机器人|“中国制造”火到国外,不少外国人排队购买,我国老百姓也很捧场
- 人工智能成熟的艺术
- 产品经理|FITURE魔镜裁员,智能健身镜还有未来吗?
- 元気森林|AR运动眼镜ActiveLook更新配套app,可与Garmin智能手表配对
- 智能手机|比尔盖茨预测:智能手机或将被时代淘汰!谁将会是下一个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