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优鲜|烧光百亿融资后,“生鲜电商第一股”被传解散,用户已经无法下单( 三 )


2017年 , 在完成了C+轮融资后 , 每日优鲜宣布要实现“千品千仓” , 同时还开发了办公室无人货架项目“便利购” 。 2018年 , 每日优鲜继续高歌猛进 , 豪迈提出要实现“百城万仓亿户”的计划 , 即覆盖100个城市 , 拓展10000个前置仓 , 为1亿户家庭提供全品类精选生鲜1小时送达服务 。 2019年 , 每日优鲜接力推出了2.0版本的前置仓 , 把面积扩大到了三四百平方米 , SKU也由原来的1000多个增加到了3000多个 。

(图源:每日优鲜官网)
前置仓的花式创新 , 便利购、每日一淘、每日拼拼等其他业务线的开展 , 让不缺钱的每日优鲜更是在公司内部提出了“一年半内干翻叮咚买菜”的口号 。
档次不错的健身房、满额缴纳的公积金、15寸的顶配mac pro、还有无限供应的咖啡下午茶 , 这些员工办公福利让当时的每日优鲜变成了“跳槽胜地” 。 有人回忆称 , 2017-2018年每日优鲜扩张得最厉害 , 许多人跳槽过去后工资两三倍往上翻 , 连带着互联网大厂的高薪光环都黯淡了不少 。
尽管扩张迅猛 , 但每日优鲜的亏损却呈现逐年扩大的趋势 。 2018-2020年 , 每日优鲜净亏损分别为22.32亿元、29.09亿元、16.49亿元 , 2021年预计亏损37.37亿元 , 四年累计亏损超过了100亿元 , 几乎把上市前投资人的钱烧了个精光 。
把钱烧光后的每日优鲜 , 选择了海外上市 。 在不少投资人来看 , 这是它的“最后一搏” 。 在亏损持续扩大仍无法造血的状态下 , 每日优鲜不出意外地遭遇了“上市即巅峰”的困境 , 上市当天股价报收于9.66美元 , 总市值约22.74亿美元 , 后来便一路跌跌不休 , 直至今日都没有交出2021年的财报 。
最令每日优鲜洋洋得意的前置仓 , 到2021年3月底还剩631个 , 已经远远不及其巅峰时期的数量 。 而据其内部员工称 , 今年年中 , 门店数量关闭了120余家 。 而在今年6月底到7月初的三天时间里 , 每日优鲜连续关闭了9个城市的前置仓业务 , 仅剩北京、上海、天津和廊坊四个城市 。
员工人数也在不断流失 , 2019年 , 每日优鲜的员工数量高达1771人 , 到了2021年3月 , 员工人数下降到了1429人 。 而到了今年上半年 , 有知情人士表示公司总部的核心员工数量已经不足百人 。
与此同时 , 每日优鲜的负面新闻也不断浮出水面 。 今年3月 , 就出现有供应商在每日优鲜望京总部拉横幅讨债的情况 , “每日优鲜 , 还我血汗钱!”的声音从中午持续到了下午;5月 , 每日优鲜因拖欠供应商款项 , 被朝阳区人民法院强制执行532万元 。
还有供货商表示 , 每日优鲜长期拖欠货款 , 自己去总部讨要说法后无果 , 从5月开始 , 公司后台就不给审核发票了 , 也没有人对此进行回应 。
上市似渡劫、持续亏损、被供货商上门讨债 , 昔日的生鲜电商第一股 , 如今却沦落成一地鸡毛的局面 。
资本宠儿何以被弃 骤然垮塌之前 , 资本曾为走在悬崖边的每日优鲜带来最后一份希望 。
7月14日 , 每日优鲜官宣了与山西东辉集团达成股权战略投资合作协议的消息 , 按照约定 , 每日优鲜将能从东辉这位“山西煤老板”那里 , 拿到2亿元的“救命钱” 。
一时间 , “白衣骑士”的论调迅速充斥市场 , 一度拉升每日优鲜股价上涨8% , 尽管很快又回落 , 但多少让人看到了一点希望 。 谁能想到 , 抽走每日优鲜脚下踩着的最后一块石头的 , 也是这2亿元的“救命钱” 。
这笔救命钱最终没到账 , 每日优鲜彻底撑不住了 。 据《财经十一人》援引一位投资人的说法 , 由于每日优鲜是美股上市公司 , 这次投资实际属于境外投资 , 资金需要先置换成美元 , 一般情况下 , 需要3到6个月才能到账;另一位接近每日优鲜的人士则透露 , 东辉集团估计撤回了投资协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