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陋之有的之是什么意思


何陋之有的之是什么意思

文章插图
【意思】之 , 助词 , 表示强烈的反问 , 宾语前置的标志 , 不译 。何陋之有:即“有何之陋” , 属于宾语前置 。
【出自】《陋室铭》
【原文】
山不在高 , 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 , 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 , 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 , 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 , 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 , 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 , 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 , 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翻译】
山不在于高 , 有了神仙就出名 。水不在于深 , 有了龙就显得有了灵气 。这是简陋的房子 , 只是我(住屋的人)品德好(就感觉不到简陋了) 。长到台阶上的苔痕颜色碧绿;草色青葱 , 映入帘中 。到这里谈笑的都是知识渊博的大学者 , 交往的没有知识浅薄的人 , 可以d奏不加装饰的古琴 , 阅读佛经 。没有奏乐的声音扰乱双耳 , 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 。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 , 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 。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拓展资料【作者】
刘禹锡(772-842) , 字梦得 , 汉族 , 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 , 祖籍洛阳 , 唐朝文学家 , 哲学家 , 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 , 曾任监察御史 , 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 。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 , 有“诗豪”之称 。政治上主张革新 , 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 。
语气助词 , 不译 。用在主谓间 , 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
出处:《陋室铭》【作者】刘禹锡 【朝代】唐
山不在高 , 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 , 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 , 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 , 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 , 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 , 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 , 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 , 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白话释义:
山不在于高 , 有了神仙就出名 。水不在于深 , 有了龙就显得有了灵气 。这是简陋的房子 , 只是我(住屋的人)品德好(就感觉不到简陋了) 。长到台阶上的苔痕颜色碧绿;草色青葱 , 映入帘中 。
到这里谈笑的都是知识渊博的大学者 , 交往的没有知识浅薄的人 , 平时可以d奏清雅的古琴 , 阅读泥金书写的佛经 。没有奏乐的声音扰乱双耳 , 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 。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 , 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 。孔子说:“这有什么简陋呢?”
扩展资料写作背景:
唐代诗人刘禹锡所创作的一篇托物言志骈体铭文 。全文短短八十一字 , 作者借赞美陋室抒写自己志行高洁 , 安贫乐道 , 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意趣 。文章层次明晰 , 先以山水起兴 , 点出“斯是陋室 , 惟吾德馨”的主旨 , 接着从室外景、室内人、室中事方面着笔 , 渲染陋室不陋的高雅境界 , 并引古代俊彦之居 , 古代圣人之言强化文意 , 以反问作结 , 余韵悠长 。
作者因在任监察御史期间 , 曾经参加了王叔文的“永贞革新” , 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 。革新失败后 , 被贬至安徽和州县当一名刺史 。和州知县见作者被贬 , 故意刁难之 。和州知县先安排他在城南面江而居 , 作者不但无怨言 , 反而很高兴 , 还随意写下两句话 , 贴在门上:“面对大江观白帆 , 身在和州思争辩 。”
和州知县知道后很生气 , 吩咐衙里差役把作者的住处从县城南门迁到县城北门 , 面积由原来的三间减少到一间半 。新居位于德胜河边 , 附近垂柳依依 , 环境也还可心 , 作者仍不计较 , 并见景生情 , 又在门上写了两句话:“垂柳青青江水边 , 人在历阳心在京 。”
【何陋之有的之是什么意思】那位知县见其仍然悠闲自乐 , 满不在乎 , 又再次派人把他调到县城中部 , 而且只给一间只能容下一床、一桌、一椅的小屋 。半年时间 , 知县强迫作者搬了三次家 , 面积一次比一次小 , 最后仅是斗室 。作者遂愤然提笔写下这篇《陋室铭》 , 并请人刻上石碑 , 立在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