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下周回国”的男人敲钟了,一晚赚了50亿

编辑|于斌
出品|潮起网「于见专栏」
历经七年 , 贾跃亭的FF终于成功上市了 。
FF全球CEO毕福康在上市仪式上宣称 , FF将在未来12个月内实现FF91未来主义版的交付 , 目标是颠覆迈巴赫、宾利等传统豪车品牌 。
2014年诞生的FF上市之路十分坎坷 。
2017年 , 乐视网资金断裂 , 贾跃亭因此赴美 , 随后资金短缺、人才流失等困境接踵而来 。
2018年 , 恒大看上了FF , 但双方最后出现分歧 , 分手后的恒大不再继续对FF投资 , 但保留对FF的持股 。
2019年 , 贾跃亭在美申请个人破产重整 。
把FF从吹牛变为现实 , 成为贾跃亭的背水一战 , 也是翻身之战 。
从“下周回国”到“今晚上市”
从“下周回国”到“今晚上市” , 贾跃亭与FF用了4年 。
4年前的7月 , 贾跃亭坐上了飞往美国的飞机 。
4年后的7月 , 贾跃亭花了1479天终于让FF上市 。
收盘时FF总市值45.11亿美元 , 约合人民币近300亿元 。
FF是以SPAC形式上市 , 历时约7个月 。
FF完成这次登陆资本市场之后 , 将会获得10亿美元的资金作为弹药补充 。
贾跃亭通过类似于“股权转让”的方法使自己解除债务 , 所以身为创始人的贾跃亭不再拥有股份 。
按照当前300亿元的市值计算 , 贾跃亭一个晚上赚回了50亿 。
提到FF就绝对离不开贾跃亭 。 但站在纳斯达克台上代表FF发言的是毕福康 , 敲钟的也不是贾跃亭 , 在这个历史性时刻身为创始人把FF一手带大的贾跃亭却只能站在台下鼓掌 。
辞去了FFCEO的贾跃亭转而出任CPUO(首席产品和用户官) 。
这些动作都是为了让FF“去贾跃亭化” 。
毕竟只有去掉贾跃亭的标签FF才更有未来 , 被更多投资人放心大胆的投资 。
那个“下周回国”的男人敲钟了,一晚赚了50亿
文章图片
持有FF上市公司股份的恒大汽车 , 在FF敲钟上市前率先赚了一笔 。
7月22日 , 恒大汽车股价一改之前颓势 , 股价涨超20%至15.88港元/股 , 总市值达1551亿 。
乐视是当时第一个宣布要造车的互联网公司 。
造车让乐视在整个2015年备受质疑 , 不管是专业性还是资金方面 , 都并被讥讽为"PPT造车" 。
对于造车路 , 贾跃亭早有心理准备早有预期 。
如今看来 , 造车路困难的话确实应验了 , 把上市公司拖垮也同样如此 。
2017年 , 目睹了乐视崩塌的贾跃亭逃亡美国 , 继续追逐造车梦 。
虽然至今没有卖出过一辆车 , 但FF已经是名副其实的“烧钱机器” 。
FF成立至今已经花费超过20亿美元 。 而2015年到现在 , FF通过融资、并购获得了超过45亿美元 。
只不过造车是个“无底洞” , FF融资来的钱远不够造车亏损的 , 累积亏损超过20亿美元 。 最穷困潦倒的时候FF账面现金只有112万美元 , 负债总额近6亿美元 。
“贾跃亭”对FF是一把双刃剑 , 既是FF最大的招牌 , 也是FF融资路上最大的绊脚石 , 贾跃亭的”下周回国“让投资人望而生畏 。
FF在过去之所以融资困难 , 主要就是因为贾跃亭的存在让FF对其他投资没有吸引力 。
2017年 , 恒大主动向正寻求A轮融资的FF抛出了橄榄枝 。
不过许家印和贾跃亭短暂的联姻最终因股份争夺而彻底分道扬镳 。
分手后的FF与恒大达成新的协议 , 恒大已经投入的8亿美元将换来FF32%的股权 。
2019年 , FF先后把位于美国拉斯维加斯的工厂土地 , 以及位于洛杉矶的总部大楼卖掉用来回血 。
但还是靠上市才给FF带来10亿美元融资 。
FF和蔚来汽车、小鹏汽车差不多时间诞生 , 与第一批中国用户从马斯克手中拿到ModelS车钥匙在同一个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