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人|真正能决定你人生高度的,是你所掌握的“底层逻辑”

人与人|真正能决定你人生高度的,是你所掌握的“底层逻辑”


《教父》有一句话:“花半秒钟就看透事物本质的人 , 和花一辈子都看不清事物本质的人 , 注定是截然不同的命运 。 ”
人与人之间最大的区别 , 是识破本质的能力 , 而掌握底层逻辑 , 往往能让我们看透社会的运作、商业的本质 , 以及人性的善恶 。
很多人常常停留在表层现象 , 看不清事物运作的底层逻辑 , 也会产生思维上的瓶颈 , 无法从根源解决问题 。
而底层逻辑越强大的人 , 越清楚人们的关注点是什么 , 而训练出观察本质的能力 , 也能迁移到其他领域 , 解决各类复杂的问题 。
因此 , 真正决定人生高度的 , 是你所掌握的“底层逻辑” 。
01
掌握底层逻辑 , 可以做到体验极简
张小龙运用“极简”的理念 , 把复杂功能简单化 , 使得微信积累数亿用户 。
微信运行11年 , 后续的界面跟第一个版本的变化并不大 , 那是因为剔除很多无用的环节 , 只提供必要的功能 。
比如说 , 只有扫二维码才能关注公众号 , 否则永远不知道公众号是什么 , 这种隐身的功能 , 只有使用它时 , 它才存在 。
微信小程序比其他app更为简洁方便 , 用户扫一扫就能获取服务 , 用完就走 , 还无需安装 , 不占内存 。
而张小龙的极简理念 , 在“摇一摇”这个功能发挥得淋漓尽致 。
“摇一摇”推出后 , 马化腾认为如果防止竞争对手抄袭 , 可以先把该想到的都加进去 , 别人想模仿时 , 就没有办法进行微创新 。
张小龙认为微创新是永无止境的 , 别人总可以加一点东西来跟你不一样 , 但功能已经做到最简化 , 就无法被超越 。
无论是避开花哨的功能、复杂的界面和繁琐的流程 , 还是在一些细节上做到极致 , 用户体验都是核心 。
用户想要保持高效的产品性能 , 并不需要拥有过多功能 , 以免干扰自己的注意力 , 影响自己快速上手的体验 。
只有搞清底层逻辑 , 才能删繁就简 , 给别人打造极简的体验 。
02
掌握底层逻辑 , 可以实现领域互通
《优势成长》的作者帅健翔说过自己的经历 。 作为英语名师、NLP高级执行师、国际认证催眠师、商业策略顾问 , 很多人羡慕他的多重身份 。
但他们忽略一点 , 这些职业都有一个共通点:语言的应用能力 , 再往深一层说 , 就是语言的敏感度和思维能力 。 出于对语言的兴趣 , 大学时期的帅健翔选择主修商务英语专业 。
当时 , 有一门叫语言学的必修课 , 他从语言学的书中发现一个陌生名词:NLP 。 经过一番搜索 , 他了解到NLP是一门成体系的科学 , 对此产生兴趣 , 于是报课学习 。
后来发现 , NLP属于“神经语言程式学” , 存在一半语言学、一半心理学 , 指的是用心理学的视角去看语言 。
在NLP上不断精进时 , 他发现语言跟人的思维、潜意识密不可分 , 也进一步了解它们是如何相互作用的 , 接触到催眠 , 顺势把催眠也学了 。
后来 , 他把三者都学成了 , 也不认为自己学三件不同的事情 , 而是在学习一件关于“语言应用”的事 。
看似是几个不同的职业 , 实际上存在着相同之处 , 拥有共通的底层逻辑 。
这个领域学到的技能 , 在其他领域可能是通用的 , 搞懂所处领域的底层规律 , 就能看穿其他领域所需要的技能和知识 , 实现领域互通 。
比如说沟通交流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写作演讲能力 , 掌握这些底层技能 , 在不同的领域派上用场 , 灵活应对跨界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