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烧钱、不团战:如何在印尼做好生鲜电商?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7点5度(ID:Asia7_5) , 作者:7点5度 ,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作为东南亚第一人口大国 , 印尼生鲜电商发展尤其受到了创业者和投资者的重视 。 尽管印尼涌现了许多生鲜电商公司 , 但未出现国内的生鲜电商行业的“烧钱大战”和百团大战 。
近期国内的生鲜电商热点或许也给很多人带来了不一样的思考 , 如果能结合中国生鲜电商的优势 , 避免错误的打法 , 来印尼做生鲜电商会不会更有机会呢?
不烧钱、不团战:如何在印尼做好生鲜电商?
文章图片
一、背景:人口基数、农业优势、电商经济成基础因素
据InstituteofGroceryDistribution , 印尼生鲜市场价值预计在2022年达到1694亿美元 , 高于2019年的1400亿美元 。 随着印尼经济的增长和人口的增长 , 生鲜市场规模有望进一步扩大 。 据了解 , 自2002年以来 , 印尼中产阶级的消费年均增长12% , 整体消费水平也逐步提高 , 这预示着印尼消费者对生鲜产品的需求量和要求可能也会进一步提升 。
从供应链来看 , 印尼生鲜市场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 生鲜产品供给充足 。 大家熟知的印尼是一个千岛之国 , 同时也是一个农业大国 。
虽然全国可耕地面积占比仅约占国土面积的13% , 但印尼气候湿润多雨 , 日照充足 , 农作物生长周期短 , 为农作物提供了很好的生长环境 。
其中 , 印尼农作物以棕榈油、水稻和玉米为主 , 占总产量的74% 。
另外 , 印尼有着全世界第二长的海岸线 , 渔民们在这长达五万千米的海岸线勤奋劳作 , 创造的渔业市场规模在1万亿美元 。 印尼渔产品不仅能满足内销需求 , 还能出口到全球其他地区 。
从生鲜销售渠道来看 , 蔬菜小贩、传统菜市场、街头夫妻店和超市都是印尼消费者的选择 。 不过 , 随着近年来印尼电商经济的发展 , 生鲜电商又成为了消费者的新选择 , 且越来越受消费者的喜爱 。
据谷歌、淡马锡和贝恩在2021年发布的东南亚网经济报告显示 , 印尼2020年~2021年电商GMV达到350亿美元~530亿美元 。 预计到2025年 , 印尼电商GMV将达到1040亿美元 。 在印尼电商基本盘一片向好的前提下 , 生鲜电商的发展也水涨船高 。
根据咨询公司RedSeer的数据 , 疫情期间 , 印尼在线购物者从疫情之前的7500万人增长到8500万人 。 这些年轻的线上消费者对电商购物的接纳度很高 , 且疫情期间的封锁政策也催化更多消费者选择线上购物 。
生鲜作为刚需的生活用品 , 很多时候也只能从电商渠道进行购买 。 该报告还指出 , 2019年印尼生鲜电商市场价值达到12亿美元 , 预计到2025年将激增至130亿美元 。
另外 , 据KenResearch对印尼生鲜电商市场的报告指出 , 爪哇(雅加达和大雅加达)和苏门答腊地区是印尼生鲜需求最旺盛的区域 。 其中 , 爪哇占全国人口集中度的一半以上 , 加里曼丹地区也可能在未来几年出现巨大需求 。
而且 , 印尼生鲜电商用户普遍比较年轻 , 整个印尼生鲜电商大部分的GMV来自25岁~37岁年龄段的人群 , 该年龄段用户占整体用户的三分之一 。
二、生态:三种模式玩家为主 , 外加互联网巨头搅局
活水资本的创始合伙人RandolphHsu指出 , 目前印尼生鲜电商主要有以下三种模式:
第一类是从原产地的新鲜农产品或半成品打通全供应链环节到消费端的龙头企业比如Sayurbox;
第二类是受限于自身产品供应链或配送能力的 , 仅瞄准社区群体进行团购业务的企业 , 例如Chilibeli(现被新加坡社区团购WEBUY收购);
第三类是不掌握产品供应 , 仅为大型商超提供各类杂货配送服务 , 只解决最后一公里的企业 , 例如Happyfre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