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克画的人形机器人“大饼”,让这家企业三个月涨4倍丨机械革命

作者丨周有辉
编辑丨吴睿
特斯拉人形机器人八字还没有一撇 , A股机器人板块的热潮就炒了4个月之久 。
其中涨幅最为瞩目的就是绿的谐波 , 一家号称“机器人关节第一股”的企业 。 从马斯克宣布要推人形机器人开始 , 绿的谐波就从4月29日的收盘价57.91元 , 一路收获了两个涨停板 , 到达了最高点的209元 , 一扫此前因大股东减持而导致的市值腰斩阴霾 。
绿的谐波提供的产品是机器人三大核心零部件中的一个——减速器 , 在机器人成本占比中超过了32% , 年产能达到30万台 。 在全球市场 , 最具竞争力的谐波减速器公司是日本哈默纳科 , 年产能为180万台 , 并吃下国内超过一半的份额 , 和鼎鼎有名的机器人四大家族相绑定 。
股民热捧的核心逻辑就在于 , 绿的谐波的技术已紧随哈默纳科其后 , 经过十多年的硬磕 , 在这一日资占有的市场打开了局面 , 未来的人形机器人市场将快速提升其业绩 。
但不可否认 , 减速器仍属于传统制造业的增长逻辑 , 要准确衡量绿的谐波的成长性 , 就要先知道绿的谐波何以诞生并如何突破核心技术 。
一、核心技术:从月球地表到江南古镇
绿的谐波所在的领域——谐波减速器 , 是让科幻落成现实的奇妙一环 。
二战后 , 美国和苏联开启了长达18年的太空竞赛 , 互相争夺航天实力的制高点 。
阿波罗登月计划中 , 在环境复杂的月球地表 , 月球车需要尽可能的轻负载、结构紧凑 。 如果根据目前中国运载火箭可望达到的能力 , 1台月球车需要由比它重300倍的运载火箭发射 。
在燃油车上使用的体积笨重、传动比低的齿轮减速器 , 显然难以满足其要求 。
质量小、传动效率及精度高的谐波减速器开始为NASA所重视 , 并最终成功应用在了1971年的阿波罗月球车上 。 月球车完全由电力驱动 , 安装了四台电机 , 并采用四组谐波减速器来控制电机转速 。
减速器的作用是什么?简言之 , 电机在旋转过程中 , 转速可以达到一分钟几十转甚至上百转 , 但车辆行驶速度时快时慢 , 所以就需要在电机马达和车轮之间连接一个装置 , 实现输出速度的减速 , 扩大扭矩 , 这就是减速器 。
马斯克画的人形机器人“大饼”,让这家企业三个月涨4倍丨机械革命
文章图片
(阿波罗月球车图源:维基百科)
后来 , 中国“玉兔号”月球车也同样采用了谐波减速器 。 不过 , 这还属于价格高昂的航天级应用 , 举国体制能够解决单个技术问题 , 但到达商业化应用还有一段相当长的距离 。
更早之前的1964年 , 日本长谷川齿轮株式会社就从拥有谐波减速器发明专利的美国USM公司引进技术 , 开始国内生产 。 1970年 , 长谷川齿轮与USM公司共同设立了大名鼎鼎的哈默纳科 , 生产谐波减速器 。
创立之初 , 哈默纳科也一度没有找到合适的应用场景和实际用途 , 前30年的年营收也从未突破10亿元级 。
直到90年代末 , 日本半导体行业面临劳动力短缺 , 不得不大量投入自动化设备 。 另一方面 , 日本政府也在大力扶持机器人产业 , 谐波减速器作为机器人的核心零部件走出了一路上扬的曲线 。
得益于数十年的技术积累 , 哈默纳科的竞争力可以说无可比拟 。 具体的壁垒有多高?这里举两个例子 。
一是日本发那科和瑞士ABB都曾经尝试过逆向研发 , 和哈默纳科竞争 , 结果都惨遭失败 。 为了掌握核心技术 , 发那科选择入股哈默纳科 , 成为其前五大股东 。 后来强如ABB , 新品有零件改造需求也要看哈默纳科的“脸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