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站为什么要“上天”?( 二 )


基站为什么要“上天”?
文章图片
基站为什么要“上天”?】简而言之 , 进入数据业务时代 , 从3G发展到5G , 尽管蜂窝网络技术不断演进 , 解决了不断增长的网络流量需求 , 但它们存在一个共同的缺陷:网络服务质量的可变性太大 , 小区边缘速率与小区中心速率之间的差距太大 , 无法为每个用户保障一致性的体验 。
而这一问题比2GGSM语音时代更加突出 。
再来说说这个SINR , 如上所述 , SINR指有用信号功率与干扰功率和噪声功率之和的比值 , 直接反映接收信号质量 。 从SINR的定义可知 , 导致其较差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干扰大 , 有时候我们发现手机信号满格 , 信号接收电平很高 , 但网速却非常低 , 这就是因为干扰大引起的;二是信号接收电平较低 , 也就是网络覆盖较差 , 比如在小区边缘 , 手机距离基站的距离较远 , 信号接收电平很低 , SINR值也很小 。 通常 , 信号接收电平较高 , SINR不一定好 , 因为存在干扰较大 , 也会导致SINR值较低;但如果信号接收电平很低 , SINR必然也差 。
那为什么用户在小区边缘时 , 信号接收电平就很低呢?主要是因为 , 建设在地面上的基站铁塔的高度最高只有几十米 , 铁塔上的天线向手机发射信号时会受到建筑物、树木等各种障碍物阻挡 , 无线电波经过反射、散射、绕射和透射后信号衰减极大 , 从而导致我们距离基站较远时(比如处于小区边缘) , 信号电平会快速下降 , 甚至有时候即使离基站较近 , 信号接收电平也很低 。
好了 , 讲了这么多 , 我们终于回到正题上 , 如果把基站从地面搬到空中 , 能不能解决以上这些问题?
以目前多家运营商正在试验的HAPS(HighAltitudePlatformSystem , 高空平台)为例 , 其将基站设备安装在距离地面约20KM , 位于平流层的飞行平台上 , 以空对地的方式向地面的手机或物联网终端提供连接服务 。
在这种方式下 , 无线信号在视距(LOS)环境下传播 , 除了室内覆盖场景仍需无线信号穿透建筑物 , 其他场景下的无线传播路径几乎不受障碍物阻挡 , 且每一台终端与空中基站的距离几乎一样 , 从而可更好的解决在地面基站环境下 , 终端距离基站越远 , 信号电平越低的问题 。
基站为什么要“上天”?
文章图片
当然 , 问题来了 , 尽管空中基站与地面终端之间处于视距环境 , 信号传播损耗较小 , 但由于两者之间的距离在20KM以上 , 终端的发射功率和上行链路损耗是制约空中基站走进现实的短板 。
基站为什么要“上天”?
文章图片
问题也是可以解决的 , 目前业界的做法是采用大口径、高增益的有源天线 , 通过获得约30dB的接收增益来提升上行链路能力 。 这个天线非常大 , 2GHz频段下要获得有效的增益 , 直径达3米左右 。
这种大规模有源天线也支持窄波束发射 , 其通过向地面发射多个窄波束(可达数百个) , 每个波束对应一个小区 , 通常每个小区的半径约1-2KM , 从而在地面形成一片由多个小区组成的连续覆盖区域 。
基站为什么要“上天”?
文章图片
由于这些窄波束对干扰有良好的抑制能力 , 加之在空对地场景下每一台终端与空中基站的距离基本相等 , 这就可以更好的解决SINR随着终端与基站之间的距离加大而快速下降的问题 , 让地面上处于不同位置的终端都能获得良好的SINR , 为所有用户带来一致的网络体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