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天目新闻8月8日|杭州亚运会发布首套动态图标 它们是怎么“动”起来的?

本文转自:天目新闻
8月8日 , 恰逢第14个“全民健身日” , 为彰显“智能亚运”亮点 , 杭州亚组委发布了亚运会历史上首套动态体育图标 , 希望鼓励更多人参与体育运动 。
据了解 , 这套动态体育图标由中国美术学院袁由敏教授、宣学君副教授、陈申副教授等专业团队领衔 , 在杭州亚组委及有关方面的指导下 , 历时一年半反复修改论证优化 , 共同创作而成 。
作为大型赛事的标识性成果 , 体育图标是杭州亚运会的重要视觉形象之一 。 随着赛事传播技术的演进 , 设计并应用动态体育图标已成为大型赛事视觉形象和景观设计的主流趋势 。 据悉 , 2020年东京奥运会和2022年北京冬奥会都曾推出动态体育图标 , 而此举在亚运会历史上尚属首次 。
杭州亚运会动态体育图标有何特点?它们是如何“动”起来的?
本文转自:天目新闻8月8日|杭州亚运会发布首套动态图标 它们是怎么“动”起来的?
文章图片
本文转自:天目新闻8月8日|杭州亚运会发布首套动态图标 它们是怎么“动”起来的?】动态图标设计花絮杭州亚组委供图
“动态图标所有的视觉元素 , 都是从静态图标里继承过来的 , 如人物图标的双勾线、背景的扇面 。 这保证了其在视觉特征跟文化属性上 , 能与原来的静态图标保持一致 。 ”中国美术学院的教授袁由敏介绍道 , 杭州亚运会动态体育图标延续了杭州亚运会主形象色“虹韵紫” , 在遵循体育图标功能性原则的基础上 , 采用动作捕捉与游戏引擎作为设计的核心技术 , 通过动态运动过程、背景刷入、定帧展示三步曲 , 对体育运动的“态”与“势”进行演绎 , 形成流畅的动画效果 。
提及让图标“动”起来的过程 , 袁由敏表示 , 最大的困难在于要突破原来的学科边界 。 他告诉采访人员 , 传统的平面设计是在纸上 , 本质上是在一个二维空间里进行静态表达 。 然而 , 近二十年来 , 数字技术的发展 , 让动态平面成为设计的新常态 。 不同于做动画 , 动态图标需要连贯、没有顿挫感 。 因而 , 做一个一秒钟的动画一般需要24帧静态画面组成动态 , 而做一个2秒左右的动态图标 , 往往需要60至70帧的画面 。
难上加难的是 , 动态图标的所有动作设定要一气呵成 , 中间不能出现任何错误 。 “但凡中间要进行修改 , 或者动作要推翻重来 , 你就要重头再来一遍 , 工作量巨大 。 ”袁由敏说 。
本文转自:天目新闻8月8日|杭州亚运会发布首套动态图标 它们是怎么“动”起来的?
文章图片
动态图标设计过程中杭州亚组委供图
除了海量的工作 , 让动态体育图标“动”起来时既符合实际又兼具美感 , 也是一个难点 。 袁由敏介绍 , 为此他们团队观看了大量的资料和比赛视频 , 来了解每个运动项目的关键和要领 。
以击剑的体育图标为例 , 它由一个跨步动作和击剑动作构成 。 “由于击剑运动追求速度 , 按照现实情况 , 这个动作0.5秒左右即可完成 , 但在视觉呈现时 , 我们就需要进行艺术处理 。 ”袁由敏说 , 他们用一个优雅的慢动作对其进行回放 , 让更多人可以更好地理解击剑项目中 , 人体的动作节奏、韵律感和视觉美学 。
完成整个动态体育图标设计后 , 如何选择合适的音乐?
“我们是做视觉创造的 , 对音乐的理解还是有一些难度 。 ”袁由敏说 。 好在团队耗时3个月 , 从几支不同的创作编乐配器曲目中 , 最终确定了最后的音乐方案 。 背景音乐以江南丝竹为主 , 融入鼓乐 , 将江南水乡的韵味与体育竞技的力量完美融合 , 既表达体育项目韵律节奏美 , 又彰显时代意义和文化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