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今年夏天|?站在南极之巅“追星”的南京天文学家,零下40℃拍下特殊“全家福”( 二 )


那么科研人员是怎么去南极的呢?每年11月初 , 雪龙船载着科考物资和科考队员从上海出发 , 雪龙船在海上航行一个月 , “渡过浮冰区域后 , 南极就不远了 , 这时候小企鹅们成群结队出来迎接我们 , 远处还有小海豹在等着我们 。 ”李正阳说 , 雪龙船上乘坐的内陆科考队员在中山站下船 , 然后开着雪地车向昆仑站进发 , 此时距离他们的目的地——南极内陆最高点冰穹A还有1258公里 。
“从中山站出发 , 望着一望无际的冰原 , 大家都有一种天高任鸟飞的冲动 , 但是出发的第一天 , 就遇到了不少困难 , 比如遇到软雪 , 车根本开不动 , 遇到硬雪 , 车又颠簸得不行 。 ”李正阳说 , 开了20天左右的雪地车 , 面对着零下30℃的严寒 , 暴风雪、白化天和冰裂隙都随时威胁着生命安全 , 难以忍受的还有车子无休止的颠簸和人们遭遇的严重的高原反应 。 身体和心理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 但李正阳和队员们都咬牙坚持了下来 。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今年夏天|?站在南极之巅“追星”的南京天文学家,零下40℃拍下特殊“全家福”
文章图片
李正阳穿着厚厚的棉衣在室外完成科考工作
当年南极科考内陆天文考察的只有包括李正阳在内的4名科研人员 。 当地气温一直在零下30至40℃间 , 在种种恶劣条件的考验下 , 科研人员团结协作 , 攻坚克难 , 在短短的20天内 , 终于成功安装我国首台可远程控制自动跟踪的南极巡天望远镜AST3-1和第二代自动高原国际天文观测站PLATO-A , 并圆满完成了其他各项科考任务 。
AST3作为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中国南极昆仑站天文台建设的“探路者” , 在获得海量系外行星和超新星观测数据的同时 , 也为极端条件下望远镜的研制、观测和运行维护积累了宝贵经验 。
南极内陆度夏科考周期在160天左右 , 每次离家都是近半年的时间 , 工作之余李正阳饱含对家人的思念 , “但是想想很多老南极人 , 数十年没在家过春节的 , 我肯定不是最苦的” 。 李正阳说 , 科研成果的背后 , 是一代又一代南极人的努力和奋斗 , 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爱国、求实、拼搏、创新的南极精神 , “南极精神一直指引着我 。 ”
从“Nicetomeetyou”到
“最有温度的照片”
李正阳说 , 他第一次抵达南极内陆时 , 激动地在南极的冰雪上写下了“Nicetomeetyou” 。 这句话是对他当时正在追的女孩说的 , 也是对南极这个美丽的冰封大陆说的 。
2014年 , 李正阳被选派参加中国第31次南极科考 , 第二次远征南极内陆 。 那一年他追的女孩已经成了他的夫人 , 他们还有了个一岁半的可爱女儿 。 再次登上南极之巅 , 李正阳脱下厚厚的外套 , 将里面印着全家福的T恤露出来 , 在零下40℃的气温里 , 拍下了一张“最有温度的照片” 。 “南极的最高点可能是我的家人这一辈子都没有机会去的地方 。 ”李正阳说 , “我当时出发前有一个设想 , 就是我能在南极的最高点拍一张‘全家福’ 。 ”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今年夏天|?站在南极之巅“追星”的南京天文学家,零下40℃拍下特殊“全家福”
文章图片
“最有温度的全家福”
虽然第二次科考 , 李正阳对行程已经很熟悉 , 对冰雪世界里潜藏的危险和高原缺氧的情况也不再恐惧 , 但此次23天内陆科考是历次昆仑队科考工作时间最长的一次 , 天文科考的任务也是历年来最繁重、最艰苦的一次 。 此次只有2名天文科考队员参与 , 李正阳勇挑重担 , 一个人承担了户外安装的所有工作 。
由于长期在室外工作 , 极强的紫外线把他的脸晒得黝黑 , 局部脱皮 , 干裂疼痛;刺骨的寒风让他体温骤降;缺氧条件下 , 他举步维艰 , 体能消耗巨大 , 异常疲惫 , 体重减轻了10公斤;长时间呼吸零下40℃的空气严重地影响了他的身体 , 导致他咳嗽不止 , 肺部经常像炸开了一样 。 但他依然不舍昼夜 , 忘我工作 , 展开了与时间的赛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