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法案名大于实,500亿美元难解美国芯事( 三 )


美国人才市场 , 芯片人才的年薪为6万美元 , 部分高级工程师的薪酬超过10万美元 , 远高于当初预期的4万美元 , 与此同时 , 从业者初期的行业技能培训成本也相当高 , 台积电已在美国招聘了上百位工程师 , 这些工程师正在中国台湾培训 , 预计培训周期超过12个月 , 已经有人开始抱怨加班文化 , 抵消了高薪酬带来的福利 , 这种环境下 , 想在美国实行三班制提高生产效率 , 成本将会极大增加 。
综合来看 , 在美国的电力、水源、地产、人力都远高于其他地区的晶圆项目 , 由于美国厂的存在 , 影响到了整个台积电的未来投资规划 , 台积电董事长刘德音也直言:“美国成本远高于台积电预期……3年1000亿的(全球)资本支出计划 , 愈看愈觉得不够 。 ”
人才缺口巨大 , 工会是无法逾越的障碍
根据美国半导体协会的数据 , 美国从事半导体行业的人才是全球之最 , 大约有27万人左右 , 但是这些高级人才都分散在高通、英伟达、英特尔、AMD这样的半导体设计企业 , 大多从事芯片设计和研发工作 。
经过常年累月的制造业转移 , 全球90%的芯片制造已经转移到亚洲 , 在美国本土 , 仅有12%的全球半导体制造份额 , 直接参与晶圆制造的高级人才少之又少 。
芯片法案名大于实,500亿美元难解美国芯事
文章图片
*台积电工厂内部实景
晶圆制造虽为高端制造业 , 也需要大量普通劳工 , 美国目前的参与晶圆制造的工人大概在19万人左右 , 数量不仅稀少 , 还存在老龄化问题 , 有40%的工人年龄在50岁以上 。
数据显示 , 美国目前半导体制造行业的人才缺口为70000到90000 , 比例高达50% , 半导体制造是高技术人才密集型行业 , 培养高技术人才基本上只能够依赖高校和企业本身 , 加上各大晶圆产业链企业在短期内爆发大量招聘需求 , 人才问题会变得更加严峻 。
唯一快速解决人才缺口的办法就是改变移民政策 , 输入技术劳工 , 但美国移民政策30年来都稳固如山 , 想要为发展本土晶圆制造豁开一条口子 , 离不开旷日持久的争论 , 这也是《芯片和科学法案》 , 未覆盖到的地方 。
前面提到 , 美国工程师对加班文化感到困扰 , 这个问题还会进一步引申出工会的问题 , 而工会则成为困扰特斯拉、福耀玻璃、苹果、亚马逊这些重点企业的关键问题之一 , 进而引发生产成本和生产效率的问题 , 马斯克曾经评价工会“权利盖过白宫” , 美国工会甚至可以通过运作 , 把特斯拉排除在美国新能源峰会之外 。
举个例子 , 全美汽车工人联合会一度被称为是“地表战斗力天花板” , 美国车企降薪、裁员、调整工作时长 , 甚至电动化转型都会受到工会的掣肘 。 工会曾经组织工人大规模罢工 , 为工人争取到了一系列权利 , 包括加班工资、带薪假期和医疗保险等等 。
70年代的石油危机爆发 , 美国汽车三巨头销售业绩直线下滑 , 无法支付高昂的人力成本 , 工会埋下的隐患直接让底特律三大汽车巨头破产 。
在美国半导体领域叱咤风云的美国通信工人联合会(UWA)也是如此 , UWA虽然没有汽车工会如此丰功伟绩 , 但是与之交锋的对手 , 都是像苹果、亚马逊、谷歌、英伟达、英特尔这样的巨头 , UWA在应对这些巨头的种种套路时游刃有余 , 在苹果与亚马逊的多次来回拉扯中占据上风 , 甚至改变了苹果门店员工和亚马逊仓库员工的福利政策 , 外来者台积电和三星 , 如何应对?
资金强监管成中小企业拿补贴的障碍
法案要求设立多元分散的拨款审批系统 , 这527亿美元由白宫预算办公室统一协调 , 再授权给不同的机构和政府部门 , 其中包括商务部、国家科学技术基金会、NASA和劳工基金会等多个机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