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网络诈骗套路深 超七成受访青年表示遇到过

每到暑期 , 年轻人的上网时间会相应增多 , 网络环境中暗藏的诈骗风险也会给他们带来很大影响 。 近日 , 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wenjuan.com) , 对1507名青年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 , 71.7%的受访青年表示自己曾遇到过网络诈骗 , 74.9%的受访青年认为涉世不深、缺乏社会经验的人更容易被骗 。 82.8%的受访青年建议利用短视频、直播等新媒体方式进行反诈宣传 。
受访青年中 , 00后占30.9% , 90后占48.4% , 80后占20.7% 。 男性占36.3% , 女性占63.7% 。
67.7%受访青年自认为反诈意识强
重庆某高校大三学生蒋清伶(化名)说 , 自己在网购时曾被骗过 。 当时她需要一款已经绝版的纸胶带 , 有人联系说可以出售 , “对方说自己急用钱 , 在二手物品交易平台上付款 , 要等确认收货后才能收到钱 , 所以要求我直接转账 , 可以再便宜50元 。 但我转账后对方没有发货 , 还删掉了我” 。 蒋清伶说 , 对方要求直接转账时 , 自己曾有过疑虑 , 要求对方发实物照 , “确实发了照片 , 但我事后想想 , 可能是从别的地方盗来的图” 。
调查中 , 71.7%的受访青年表示自己曾遇到过网络诈骗 , 其中44.2%的受访青年表示自己识别出来了没被骗 , 27.5%的受访青年表示被骗了 。 还有28.3%的受访青年表示没有遇到过网络诈骗 。
在被骗了500元后 , 蒋清伶举报了对方的社交平台账号 。 她表示 , 在有过一次被诈骗的经历后 , 自己“吃一堑长一智” , 对于网络交易会更加警惕 , “就当买了一个教训 , 现在我觉得自己反诈意识比较强了” 。
今年23岁的在读研究生江憬(化名)觉得自己反诈意识一般 。 他说在大三那年 , 自己被自称是淘宝客服的人诈骗了5万多元 , 对方以自己的身份信息弄错需要改回来为名 , 要求按照对方的提示一步步操作 , 开通银联并转走了钱 。 “事后回想起来其实这个骗子有很多漏洞 , 但当时没反应过来” 。
数据显示 , 67.7%的受访青年自认为反诈意识强 , 25.4%的受访青年觉得一般 , 7.0%的受访青年觉得不强 。 交互分析显示 , 男性受访者自认为反诈意识强的比例(71.7%)高于女性(65.4%) 。
“年轻人特别是未成年人 , 反诈意识不强 。 ”北京云嘉律师事务所律师、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赵占领分析 , 虽然年轻人普遍从小就接触网络 , 但他们对网络诈骗的行为和方式未必了解 , 加上年龄小 , 心智不成熟 , 缺少防范意识 。 “反诈意识与年龄、对网络熟悉程度、受教育程度、工作生活背景都有很大关系 。 像老年群体 , 因为他们互联网知识有欠缺 , 甚至完全不懂 , 很容易被骗 。 还有一类群体 , 虽然长期接触网络 , 但只接触自己喜欢的应用 , 比如游戏、短视频等 , 对网络诈骗常用的手段未必很了解” 。
82.8%受访青年建议利用短视频、直播等新媒体方式进行反诈宣传
浙江杭州某公司职员徐红(化名)说 , 曾有人加自己的QQ , 冒充是自己女儿 , 说学校有个交换项目 , 需要交一笔钱去上课 。 “一开始我就识别出来对方是骗子 , 因为聊天的语气根本不是我女儿 , 我还故意和对方多聊了几句” 。 在与对方交流的过程中 , 她感觉到屏幕背后应该不是一个人 , “他们的话术乍一听 , 还挺专业的 , 感觉更像是有团伙分工” 。
“我觉得现在网络诈骗无孔不入 , 比如点个链接就可能遭殃 。 ”徐红感觉 , 现在年轻人上网玩游戏、聊天 , 都很容易掉进诈骗的陷阱 , 如果平时接触反诈宣传不多 , 社交经验缺乏 , 就比较容易被骗 , “我看到过有人利用游戏陪玩诈骗的 , 还有盗取社交平台账号向人借钱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