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忍不住想接话?原来是你的大脑在疯狂“脑补”下个词丨PNAS

萧箫发自凹非寺
量子位|公众号QbitAI聊天、读书或听讲时 , 你有意识到自己正在疯狂“脑补”吗?
其实 , 你的大脑就像一个自动补全机一样 , 每时每刻都在猜别人要说什么 。
不仅如此 , 大脑还会不断地将我们从外界获取的信息(图像、声音和文本等)与脑内的预测进行比较 。
基于这一理论 , 研究人员搞出了不少NLP模型 , 包括语音识别、自动补全等 , 但他们却发现 , 人的“脑补”能力还是比这些AI更优秀 。
总忍不住想接话?原来是你的大脑在疯狂“脑补”下个词丨PNAS
文章图片
所以 , 究竟是不是人的大脑和AI“脑补”的方法不一样?
现在 , 一群来自马普所和奈梅亨大学(RadboudUniversity)的科学家 , 决定直接测一测人们“脑补”时发出的脑电波 。
对这些脑电波特征进行分析后 , 他们发现了背后更详细的原因 。
收集大脑听书时的“反应”此前 , 科学家们已经发现 , 大脑会对外界事物进行预测 , 来引导自己处理信息 。
但大脑究竟是基于哪些条件(词类/音素/语义等)做出的预测 , 不同条件之间是否会相互影响 , 一直没有明确定论 。
例如 , 单词和语义究竟是怎么影响大脑预测的 , 预测单词会不会对语义造成影响 , 都还不清楚 。
因此 , 科学家们想出了一个方法:让志愿者们听有声书 , 观察他们的大脑反应 , 并采用GPT-2来对预测内容进行一个定量分析 , 将预测结果进行对比 。
总忍不住想接话?原来是你的大脑在疯狂“脑补”下个词丨PNAS
文章图片
他们先找来19名志愿者 , 测量并记录他们1小时的脑电波(EEG);随后 , 又收集了3名志愿者9小时的脑磁图(MEG) , 来定位大脑中具体位置的神经活动 。
总忍不住想接话?原来是你的大脑在疯狂“脑补”下个词丨PNAS
文章图片
其中 , 脑电波小组听的是一小时《老人与海》 , 每次时长180秒 , 一共播放20次;脑磁图小组听的是9个小时《福尔摩斯探案集》 , 每次1小时 , 并被要求在两次间隔之间回答具体问题 。
总忍不住想接话?原来是你的大脑在疯狂“脑补”下个词丨PNAS】随后 , 从不同维度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 , 并得出了几点结论 。
优先考虑“更高级”的预测条件研究人员先是验证发现 , 大脑的预测是持续不断地产生的 。
总忍不住想接话?原来是你的大脑在疯狂“脑补”下个词丨PNAS
文章图片
在这个过程中 , 科学家们也发现了AI预测和人脑的相似性 。
例如 , 如果预测结果不符合实际情况(猜错了) , 大脑就会感到“惊奇” , 变得空前活跃 。
随后 , 他们将有声书的内容分成几个层次 , 包括词性(动词/名词/形容词)、音素(音标)和语义(用GPT-2做预测)这几个“级别” 。
总忍不住想接话?原来是你的大脑在疯狂“脑补”下个词丨PNAS
文章图片
然后 , 通过MRI还原了大脑在进行不同层次预测时的“可视化图” 。
总忍不住想接话?原来是你的大脑在疯狂“脑补”下个词丨PNAS
文章图片
结果显示 , 大脑在用词性、语义和音素进行预测时 , 不同层次之间会相互进行影响 。
也就是说 , 更“高级”的预测条件会影响优先级较低的预测条件 , 如语义(上下文)就会对音素预测产生影响 。
例如在“Theysayhisfatherwasa_____.”这句话中 , 如果仅仅凭借音素预测下一个音节 , 和通过上下文进行预测的结果是不一样的 。
如果只用音素和频率进行预测 , 大概率会认为单词音标会以/f?/开头 , 但结合上下文的话 , 就更容易做出“fisherman” , 也就是/fi/开头的单词预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