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高产都需要注意哪些?种植有技巧

据了解,农民朋友都想棉花高产,棉花种植高鹤嘴芙蓉鸟的拼音鱼产都需要注意哪些?关键要素是什么?农民朋友应进行了解,方可提高棉花的产量 。

棉花高产都需要注意哪些?种植有技巧

文章插图
关键要素是什么?一、品种选择 。选择信誉度高的生产厂家提供的综合性质量比较好的品种(如发芽率高、抗病性强、纯度高、单铃重、结铃性强等),试种后,再大面积种植 。要因地制宜,为病害重的地块选择抗病性强的品种;为病害轻的地块或生茬地选择高产、稳产的品种 。
二、施肥 。棉花要高产,底肥要施足 。首先要施入有机肥和生物肥,这是棉花增产的关键 。化肥施用要合理 。棉花属于喜钾作物,缺钾容易引起早衰,抗病性下降 。吸收氮、磷、钾的比例大约为3:1:3,选择接近此比例的优质复合肥作底肥 。有的棉农误认为钾含量越高越好,如16:16:16,17:17:17,钾肥施得越多越好 。其实不然,这样的肥施得越多越不平衡,造成投入成本增加,还容易引起棉花早衰,土壤板结 。棉花高产需追肥在初花期每亩追施尿素15-20公斤,保证花赤胸朱顶雀铃期不脱肥,多结铃,结大铃 。7月底或8月初追施尿素7.5公斤至10公斤作盖顶肥,保证秋桃盖顶 。
三、播种 。棉花是喜温作物,应在5厘米地温稳定通过14摄氏度时播种 。过早过晚都不好 。播种深度2.5厘米 。要足墒下种,如底墒不足,要在播种前10天进行洇地造墒 。不要抢墒播种,以保证苗齐苗壮 。
四、密度 。根据品种特性、地力状况确定种植密度 。高水肥地块适当稀植,以每亩2500-2800株为宜 。低水肥地块适当密植,不超过3500株 。高水肥地块采用等行距种植,有利于通风透光,减少落蕾落铃 。
五、中耕 。做到早中耕,勤中耕 。苗期如果遇到低温多雨天气,容易发生立枯病、炭疽病等,应该及时中耕和多中耕,能促壮苗早发,减轻病害 。随着棉株生长,逐渐加深中耕深度,促根下扎,提高棉株的抗病性和抗旱性 。6月中旬和下旬及时揭膜,揭膜后及时中耕,以防止早衰 。
六、化控 。化控技术是棉花整个生育期管理的关键 。次化控在盛蕾期(即棉株出现4个果枝时),每亩用缩节胺0.3-0.5克;第二次在初花期,每亩用缩节胺1-2克;第三次在花铃期,每亩用缩节胺2-3克;第四次打顶后10天,每亩用缩节胺3-5克 。缩节胺使用时要进行二次稀释,以保证用量的准确性 。
七、浇水 。在初花期追肥浇水,蕾期如遇干旱,应浇小水,并及时中耕,促根下扎 。花铃期是棉花一生中需水的高峰期,如果此时期受旱,会造成上部蕾铃的大量脱落 。遇旱时应及时浇水,并且防止大水漫灌,避免引起枯萎病、黄萎病大量发生 。
八、病虫害防治 。病害主要是立枯病、炭疽病、枯萎病和黄萎病 。立枯病和炭疽病主要发生在苗期,如遇低温多雨,田间发病率高,低洼地发病率更高 。防止措施是雨后及时中耕,提高地温,培育壮苗,并叶面喷施多菌灵1000倍液或喷施新克黄枯500倍液,5天喷1次,连喷2次 。枯萎病、黄萎病的防治应选择抗病品种,增施有机肥和钾肥 。在发病初期,叶面喷施黄腐酸盐或新克黄枯500倍液,5天至7天喷1次,连喷2次至3次 。主要害虫有棉蚜虫、红蜘蛛、棉铃虫和盲椿象 。难治的是盲椿象,防治要在早晨和傍晚进行 。
九、叶面喷肥 。棉株打顶后,喷施2%尿素溶液和2%优质硫酸钾溶液,7天喷1次,第二次喷施2%优质硫酸钾,7天至10天喷1次,连喷2次 。棉花喜硼肥,缺硼肥容易引起生长点发育缓慢,蕾而不花,花而不实 。盛蕾后期喷施0.1%-0.2%的速丰硼溶液,能减少蕾铃脱落,提高产量 。
十、整枝、打顶 。整枝在棉株可见1-2个果枝时进行,不宜过早 。地头路边和缺苗断垄处留1-2个叶枝补充空间,争取多结铃 。当叶枝出现3-4个果枝时打去叶枝 。为了减少烂铃,把6月10日前的蕾或7月5日前的花摘除,减少伏前桃,增加伏桃比例 。
【棉花高产都需要注意哪些?种植有技巧】 以上就是棉花高产需要注意的内容,农民朋友可根据棉花作物的长势进行浇水施肥,同时,应防止病害的蔓延,可提高棉花的产量和品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