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数字时代的礼物:让“中国智造”向全球复制
■首席采访人员 张懿
在一条生产线上 , 为消费者生产出成百上千种个性化的汽车内饰搭配;在一个研发平台上 , 让几十个实验室的上千名技术人员24小时协同开发;在一块屏幕前 , 洞悉分布在几十个国家的流水线运行情况……这样高度数字化、智能化、现代化的生产方式已在上海出现 , 并驱动汽车行业形成强大的国际竞争力 。
作为全球汽车内饰行业龙头 , 上汽集团旗下延锋国际汽车技术有限公司正在全方位推进数字化变革 。 采访人员昨天走进延锋国际位于浦东金桥的标杆智能工厂 , 实地探访一家传统制造企业如何在数字时代弄潮 。
忙碌的生产线上没有人
走进延锋国际的汽车门板注塑车间 , 采访人员的第一反应是——工作时间 , 这里怎么没人?
事实上 , 延锋国际的这座工厂年产值超过30亿元 , 而且昨天的生产任务并不轻松 。 但在有半个足球场大的车间里走上一圈 , 采访人员只看到寥寥几个人 。 一问才知道 , 受益于高度自动化 , 这个拥有10台大型注塑机的车间 , 每个班次只需安排3位操作员 。
人不多 , 但忙忙碌碌的机器人并不少 。 每台注塑机旁 , 都可见两条机械臂上下挥舞 , 把刚成型的配件交给操作员 。 车间的通道上 , 一台台物流机器人托举着装满物料的架子 , 穿梭于工位之间 。 一边跑 , 一边哼着音乐——虽然这主要是为了提醒大家“请让一下” , 但依然使这个自动化车间的氛围显得轻松愉快 。
这就是延锋国际的标杆智能工厂 。 在将大量传统加工设备进行数字化“武装”后 , 60%的设备具备了联网能力 。 随着数据流被打通 , 信息孤岛被消灭 , “效率瓶颈”显著化解 。 在人工智能(AI)赋能的“工厂大脑”指挥下 , 各种设备有条不紊地工作着 , 让整座工厂更高效、更敏捷、更绿色 。
延锋国际副总经理陆凯告诉采访人员 , 智能化为延锋带来了“3个30%”的变化:生产效率提升30% , 单位面积产出增加30% , 经济效益提升30% 。 此外 , 碳排放却减少20% 。
不仅如此 , 数字化转型之后 , 工厂对市场的反应更加敏捷、对消费者的服务更加周到了 。 由于AI不会像人那样轻易“迷失”在海量的单据、工法和配件中 , 这条产线因此具备了生产成百上千种不同配置汽车内饰件的能力 。 对于越来越强调个性化、智能化的汽车市场来说 , 这种能力十分重要 。
“看不见的数字化”更重要
在全球汽车内饰行业 , 延锋国际是当仁不让的领导者 , 在2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240多个生产、研发、营销基地 , 年销售收入超过1100亿元 , 市场占有率居于领先地位 。 对这样一个庞大的制造体系而言 , 数字化绝不仅仅意味着大屏幕、机械臂、机器人 。
酷炫的机械臂只是数字化转型“看得见的手” , 而真正嵌入经营管理各流程的那些“看不见的手” , 才是企业“数字化生存”真正的核心能力 。 陆凯告诉采访人员 , 有许多以代码形式“生存”在延锋国际数字化系统中的AI , 在排产管理、订单管理等方面 , 它们以几乎不犯错、不疲倦的姿态发挥着重要作用 , 其中有些AI甚至像人类同事一样 , 拥有工号 。 比如 , 数字化让延锋实现了近乎零库存的“按订单制造”——消费者一给整车厂下单 , 负责排产的AI就立即忙活起来 , 根据人、物、机器等资源状况 , 用最合理的方式调配生产计划 , 用最快速度制造出产品 , 送到车厂总装 。
事实上 , 经过20多年的探索实践 , 延锋国际的数字化概念和蓝图相当完备 。 陆凯说 , 目前 , 延锋的数字化涵盖制造、研发、供应链、管理4个领域 。 在研发方面 , 他们打造的数字化协同网络 , 能让全球25个开发站的4000多名工程技术人员实现跨区域24小时不间断开发;通过供应链数字化 , 延锋国际将自己与全球几千家客户和供应商紧紧联系在一起 。
- 一个时代的结束!中国移动:10086 App将于1月30日起
- 智能制造|企业转型的新时代,夹缝中求生存
- 腾讯研究院|构建美好数字社会,腾讯2022科技向善创新周成功举办
- 多家银行宣布打造AI数字员工?虚拟人风口下银行也不要真人了?
- poizon|得物 App 线下店开通数字人民币支付
- 互联网时代|原极狐汽车总裁被挖至小米 担任小米汽车副总裁
- 区委领导构筑静安数字经济竞争新优势|促发展、保安全| 区委
- 白白胖胖头顶起雾走走停停安全无误在哈尔滨站候车厅内一边消毒一边在室内移动的智能消毒机器人...|火车站里的机器人服务,是什么体验?
- 城市|新华社:武汉抢抓数字经济新“基”遇
- 机器人|售价10万的日本“妻子”机器人,除了生娃啥都能做?太天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