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表|电商杀不死的暴利行业:1.4亿人群,利润高达200%,有人身家上亿

智能手表|电商杀不死的暴利行业:1.4亿人群,利润高达200%,有人身家上亿

文章图片

智能手表|电商杀不死的暴利行业:1.4亿人群,利润高达200%,有人身家上亿

文章图片

智能手表|电商杀不死的暴利行业:1.4亿人群,利润高达200%,有人身家上亿

文章图片

智能手表|电商杀不死的暴利行业:1.4亿人群,利润高达200%,有人身家上亿

文章图片

智能手表|电商杀不死的暴利行业:1.4亿人群,利润高达200%,有人身家上亿


电商打不败的暴利行业网购有多火 , 实体就有多惨 , 但也有例外 。 比如说 , 线下渔具店 。
看到下面的场景 , 你可能更能体会到渔具这门生意现在到底有多火热:南京某地铁站 , 上百名垂钓者手提水桶鱼竿涌出地铁站 , 场面之壮观 , 让人叹为观止 。

事实上 , 这只是1000亿渔具市场的一个缩影:据中国钓鱼协会的不完全统计 , 目前中国大约有1.4亿钓鱼人群 。 钓鱼 , 俨然已经成为互联网第一休闲运动!
“全民垂钓”的背景下 , 越来越多小区周边雨后春笋般出现了大批线下渔具店 。 一到了周末 , 前来渔具店购物的人基本没有中断过 , 有时店老板一天能卖出20几副渔具 。
对渔具市场这个堪称暴利的市场而言 , 一天能卖出20几副渔具是什么概念?
据业内人士透露 , 渔具市场的利润通常在200%- 1000%左右 。 也就是说 , 一根成本在10元左右的鱼竿 , 卖到几百元到1000元在这个市场是基本常态 。

而且 , 渔具市场的产品在交易时还有一个特点:配套交易为主 。 也就是说 , 鱼竿只是交易的一个点 , 除了鱼竿外 , 鱼饲料、座椅、太阳伞、鱼桶等 , 消费需求同样很旺盛 , 打包消费的价格不低 。
这么说吧 , 一天20几副渔具的交易 , 保守估计的话 , 可以为渔具店老板带来1万元-3万元的营收 , 而且因为成本较低 , 其中很大部分的营收都会转化成纯利润 。
于是问题来了:电商平台上不是有价格更低的渔具吗?为什么仍然有这么多人心甘情愿地到线下渔具店消费?
首先 , 信息的不对称 , 或者说 , 消费者对线上消费的不信任 , 是他们弃线上而到线下的主要原因 。
其实 , 就算是专业的“烟波钓徒” , 他们也很难仅仅从电商平台提供的几张图片上准确判断出渔具孰优孰劣 , 况且大多数时候 , 电商平台上的商品详情页和实物经常出现货不对板;只有亲自到线下渔具店上手试用后心里才会有底 , 渔具消费是典型的体验消费 , 这是线上消费替代不了的 。
其次 , 消费群体的属性决定了价格不是渔具交易的唯一 。
从消费群体特征来看 , 玩渔具的不是经济实力雄厚的中年人 , 就是趁着周末尝鲜的年轻人 , 他们钓鱼本身不是为了赚钱 , 而是将它作为放松身心的兴趣爱好 , 所以在渔具消费时 , 价格并不是他们关注的重点 。
而随着短视频和直播的出现 , 钓鱼这种单纯的兴趣爱好也因为内容带来的治愈效果 , 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喜爱 , 渔具市场也因此急剧扩容 。

直播助推钓鱼出圈 , 有人身家过亿风口到来后 , 总有人迎风起舞 。 钓鱼遇到短视频、直播的风口后 , 渔具市场也迎来了脱胎换骨的变化 。
抖音发布的一份体育大数据报告显示 , 平台上钓鱼相关内容播放量超799亿次 。 有趣的是 , 看钓鱼直播的人里 , 很大一部分是根本不会钓鱼的人 。
钓鱼类的视频为什么对吃瓜群众这么有吸引力?一是技术层面的治愈性 , 二是内容层面的“爽文”效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