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悦己消费与盲盒社交,Z世代的“广场舞”怎么跳?( 二 )


简单来说 , 这项活动十分类似于惯常见到的广场舞 。 只是这一“广场舞” , 主要流行于年轻一代 , 参与人员大多为90后、95后、00后圈层 , 偶有出现10后 , 倒也可以看做为Z世代的“广场舞” 。 可以说 , 这一文化浸透程度 , 已经远远超过中年人的广场舞 , 涉及年龄层段更加具有广泛性 , 甚至也无关性别、国籍 。

仅在中国 , 不完全统计之下 , 近三年来 , 大大小小的随放随跳活动已超过200多场 。 最具有代表性的地域 , 便是广东省 。 以省会广州来说 , 迄今已举办超过50场左右 , 广州也因为随放随跳活动质量高、氛围好 , 频频在视频平台出圈 。
比如 , 广州场随放随跳的参与者 , 因在还原女团aespa的《Black Mamba》《Next Level》等曲目时 , 展现出与其他地区不同水平的高整齐度舞蹈默契和齐唱 , 还被称为“旷野”分区“旷州” 。 而“旷野” , 则是aespa元宇宙概念中的核心“场景” 。
由此看来 , 随放随跳实则和广场舞一样 , 有着极强的集体性特征和自娱自乐的性质 。 但随放随跳具有十分灵活的利用空间 , 可以跟随不同的圈层文化进行融合 , 也就更加注重氛围与还原 。
这也是Z世代的“广场舞”与中老年人的广场舞所最大的不同之处 。
Z世代为何钟爱随放随跳?随放随跳的热潮追溯起来 , 最深层次的原因便是K-Pop具有大众性 。 这也体现在K-Pop简单易上手的舞蹈动作、魔性洗脑的旋律上 。 比如少女时代的《Gee》 , 就因简单的舞蹈和洗脑轻快的旋律 , 以及不断重复的歌词“Gee Gee Gee Baby Baby”在全球造就流行 。
在这一特征下 , K-Pop也被动融入地域文化之中 , 以歌词的“空耳效应”接入当地文化 。 而这也能够打破语言隔阂 , 推动随放随跳流行 。 比如韩国女团APink的《Dilemma》 , 因韩式英语发音神似粤语“丢雷吗” , 成为“广东省随放随跳必备” 。

不过 , 在宏观环境影响之外 , 随放随跳之所以能够跨圈流行 , 也是基于玩法具有普适性 , 足够简单易上手 , 哪怕并不会原曲舞蹈 , 也可在现场成为“氛围组” , 以跟唱或是应援的方式融入其中 。
另一方面 , 随放随跳的流行离不开视频平台的传播 。
一开始 , 主办方会贴近当下热门歌曲率先放出片段吸引点击 , 后再上传长达1到2小时的活动全场 。 而在活随放随跳举办的同时 , 主办方、舞团也往往会开设同步直播 。 因此不管是YouTube、B站这类长视频平台 , 还是Tik Tok、抖音等短视频平台 , 都对随放随跳从小众的自娱自乐 , 到渗入下沉市场逐渐被大众了解 , 起到了一定的助推作用 。
比如 , 根据《Dallas Morning News》报道 , 专注于在个人频道直播随放随跳的美国YouTube博主、Aeon舞团成员Sunwha Park , 在每次直播时仅10分钟内便可吸引近7万人观看 。

而Z世代喜爱随放随跳 , 除了其多元化的内容外 , 也因其是在粉丝经济的引导下衍生出来的社群文化 , 具有一定的圈层共鸣 , 能够找到归属感 。 对Z世代而言 , 这是“悦己型”的消费 , 也是盲盒式的社交 , 贴合这一群体追求高度个性化、差异化的消费模式 。
随放随跳的包容性 , 也使得消费受众也持续增长 。 这也一定程度上 , 对因疫情封被迫封校的高校生或是失去演唱会、观看比赛等乐趣的人们来说 , 拥有了可排解精神消费 。 在《Dallas Morning News》的报道中 , 其称随放随跳在疫情后成为了“最重要的精神交流方式” 。
可以说 , 随放随跳反应的不仅仅是Z世代渴望拥有精神消费 , 也同样意味着 , 在疫情这团乌云之下 , 这是Z世代能够选择不切断社交进行娱乐消费的一种方式 , 也就不难理解为何会深受Z世代追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