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cBook Air|12代酷睿性能超M1,戴尔灵越14 Plus才是最佳开学本( 二 )


【MacBook Air|12代酷睿性能超M1,戴尔灵越14 Plus才是最佳开学本】
在苹果用户们更喜欢的GeekBench 5中 , i5-12500H在单核心测试项目中被M1反超 , 两者分别得分1552/1706 。 不难看出M1本质上走的还是和ARM架构大核心高主频的方案 。 但在多核心测试中 , i5-12500H成功超回了自己的“失地” , 两者分别得分9550/7421 。
会出现这个结果其实并不意外 , 作为苹果第一款商品化的ARM架构电脑处理器 , M1在性能释放方面还是太过于保守了 , 或者说苹果根本就没想着为M1赋予多大的性能释放空间 。 此外 。 i5-12500H12核心16线程的硬件实力也摆在M1面前 。 无论ARM架构在运算上再怎么高效 , 以能效优先的M1在性能方面始终无法和英特尔标压酷睿相提并论 。

硬件综合测试CrossMark中 , 灵越14 Plus和MacBook Air总分分别为1639/1484、各项成绩分别为生产率1525/1303、创造性1873/1912、反应能力1360/1037 。 但必须说明的是CrossMark这类硬件综合测试并不代表电脑在各个单项中的实际表现 , 比如在反应能力这一项中 , 这个成绩表示灵越14 Plus所有操作都比MacBook Air快1.3倍吗?很显然不是这么个道理 。
既然用M1来对比那功耗和散热就不得不提了 。 采用ARM架构的M1 MacBook Air确确实实在低功耗表现上超越了不少笔记本电脑 。 毕竟这款电脑功耗低到甚至不需要散热风扇 , 单靠内部的蓄热板(热质)短时间吸收主板热量 。
但这种散热方式也有自己的短板:有限的被动散热空间让电脑几乎无法长时间保持高性能运作 。 而在这一点上 , 灵越14 Plus的表现就非常不错了 。 在AIDA64中单烤FPU , i5-12500H的功耗能在80W左右的水平维持将近5分钟多 , 5分35秒才开始降频降耗到45W的基准功耗并在此水平维持 。

考虑到压力测试的负载为超出实际使用场景的极限测试 , 并不代表真实使用场景下的负载压力 , 因此灵越14 Plus可以满功率运行5分多钟的表现已经非常出色了 。 考虑到日常使用中需要用到满功耗的情况通常都只是突发的短时长负载 , 灵越14 Plus的散热相信不会对正常使用带来困扰 。
图形性能尽管刚才我一直没提灵越14 Plus的游戏表现 , 但从实际情况来看 , 即使是最基本的核心显卡型号 , 在一些轻量级游戏中灵越14 Plus的表现也并不差 。 默认分辨率下CSGO帧数能稳定在90fps左右 , 如果你外接1080P的高刷新率屏幕的话 , 游戏帧数也能来到120fps左右 。 这个表现虽然还没能达到当下电竞屏幕流行的2K144标准 , 但对于一个核心显卡来说完全足够了 。 毕竟如果你真有打游戏的需求 , 加钱买搭配RTX3050的版本也完全可以 。
在一些更偏向“生产力”的测试中 , 灵越14 Plus的表现也不逊色于“生产力工具”M1 MacBook Air 。 以Pr中Puget插件测试为例 , 两者分数分别为461/565分 。 不难看出能调用编解码器的M1在Adobe中确实存在优势 。 但在Pr的导出测试中 , 同样拥有编解码加速的i5-12500H却成功反超 。

甚至在Octane JS2.0测试中 , 灵越14 Plus都超越了MacBook Air , 两者得分分别为80638/69489 , 相差16% 。 Blender测试也是同样的情况 , BMW两者耗时分别为4分09秒和6分22秒 , Classroom场景耗时分别为10分04秒/37分钟 。 事实证明在标压处理器和主动散热的帮助下 , 灵越14 Plus在高强度负载下更具优势 。
产品定位说实话 , 作为一个两款电脑都长时间用过的用户 , 两台电脑在跑分和测试中会有如此巨大的差异是我意料之中的事情 。 毕竟从产品形态上两者就相差甚远:采用M1芯片的MacBook Air虽然看起来像一个笔记本电脑 , 运行的也是桌面端的macOS , 但在使用场景上却和配有键盘的iPad Pro无异:两者走的都是牺牲性能以保证极致轻便的路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