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层|超长广告片咋玩?美团这支7min的TVC走心了( 二 )


所以形式于出圈而言,其实并无太大影响,毕竟出圈是需要带着一点运气的成分的,关键是内容本身是否洞察到当下网络舆论的点,能够精准捕捉到大众的情绪。
圈层|超长广告片咋玩?美团这支7min的TVC走心了
文章插图
但不管怎样,个人觉得不管什么风格,什么形式,能把人逗笑,能把人感动哭,都是一种很了不起的表达。
因为所有的营销其实最终所聚焦的都是人,满足人们的生活所需是好的产品或广告,满足人们的精神所需同样是好的产品或广告,从物质层面往精神需求层面是一个自下而上的方式。
因为品牌不再去强调产品怎么怎么好,而是表达一种情绪,一种感受,这种感受让消费者觉得它跟我是一样的立场,跟我是有共同的感受。
基于这种长期的陪伴,进而占据用户心智,我觉得当下品牌应该抛去带货的浮躁气氛,更应该沉下心与用户形成这种精神的羁绊。
03 如何才能走出圈层,走向大众?出圈的内容往往有三个关键点,事件、话题、UGC,但就此次美团的操作来看,既不像事件,也不像做话题,感觉只是单纯的做了一波内容。
像之前火爆的《后浪》就是借官媒渠道走向大众,既把价值观的内容做成一个事件,又通过官媒的渠道把话题给打了出来,而后形成“人传人”的现象,而美团显然没有这样做。
另一个值得疑惑的点是时长,在短视频夹击的传播环境下,7分钟的传播时长我很好奇有没有人看的完,而且这种走心、些许小清新的视频多少有点像电影市场里的文艺片,一方面较冷门,另一方面对应的票房往往也不是特别高。所以对于这一点我多少有点持疑态度。
在这一点,如果品牌没有特别多的预算,不建议去做特别新的风险尝试,即便那很可能是一个巨大的机会。
因为当下短视频对整个传播环境的冲击真的特别大,时间特别长的视频除了执行制作的成本,还要有大预算大投放的传播,投入越大意味着风险越大,而且这本身也是与主流趋势相背的做法,我们承认个性,但对于商业传播我们更应理性。
所以回到传播本身,品牌想要出圈的内容,尤其是这种大预算大制作,核心还是两条思路:
思路一是抓大放小,就是类似《后浪》《可爱中国》那种一上来就是走官媒渠道,就是本着亿级曝光的战略去从上往下吸引用户,这样的好处是内容一丢出基本上就是王炸,只是这个王炸的方向要与内容本身强相关,要选那种正向的大众的议题,往往偏价值观比较多,品牌/产品比较少。
圈层|超长广告片咋玩?美团这支7min的TVC走心了
文章插图
思路二就是抓小放大,像蜜雪冰城那种,虽然也是有一点玄学味道在里面,但其圈层和UGC充分利用的思路可以学习和借鉴,出街的内容要先把圈层打透,只要圈层打透了,在当下的传播环境中其实这场传播本质上就已经算是成功了。
只是一旦圈层打透,一定会有圈层间的相互渗透,只要品牌能把控好舆论方向,传播只会愈演愈烈,核心还是在于如何能把圈层的议题做到极致,同时又要给大众议题留下发挥的空间。
其实做内容于品牌而言真的很难,在各大平台做内容,依靠纯内容撬动流量的概率特别低,找供应商做内容,要么太贵,要么数据太水,我觉得这也是当下品牌与广告行业的一个基本矛盾。
从基本矛盾中能找到的最优策略就是品牌依据自身的情况选择自己做内容,还是找供应商,还是两者兼并。
不论哪种方式,品牌们应该始终围绕两个点,一个是“内容”,一个是“用户”,两者相辅相成。
内容聚焦的是好的内容,有洞察的内容,有用有趣有料的内容,而用户是为了提醒品牌不要做自嗨的内容,不要说“我家产品非常好”之类的话,同时还要想内容如何让用户产生自传播,而不仅仅是过度依靠媒介,毕竟“传播”才是连接用户的关键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