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马逊|贝索斯的24封股东公开信,到底讲了什么?( 二 )


第四,高速决策。
客户是完美和“贪婪”的,满足他们就要不断去创造首先,还是“客户至上”。
在亚马逊的价值观中,“客户至上”排在第一位。在流行的看法里,取悦客户(delight customers)是大家都认为应该做的事情,在1997年的致股东信中,贝索斯强调了一个新的说法:痴迷于客户(obsess over customers)。
他写到:从公司开张之日起,我们就全力盯准客户,为客户创造价值,并且让他们感到这种价值是无可拒绝的。
在1998年的致股东的信中,贝索斯再一次强调了他对于客户重要性的认识。他认为亚马逊要力图成为全世界最以客户为中心的公司。而客户是有感知力的、聪明的,品牌必须名副其实,不要和客户耍滑头。
同时,他不断地提醒员工要心存敬畏,每天早上要诚惶诚恐地醒来——不是因为竞争对手而惶恐,而是因为客户。只要没有其他什么人可以提供更好的服务,客户就会始终对亚马逊保持忠诚。
而在2016年这封“盛世危言”的股东信中,关于“客户至上”,贝索斯说的更多:
做好一个业务有很多方式:可以以竞争对手为中心,可以以产品为中心,也可以以技术为中心,还可以以商业模式为中心,不一而足。但在我看来,把痴迷于客户作为中心,才能对创业第一天的活力做出最大程度的保护。
为什么这样说呢?
以客户为中心的方法有很多优点,其中最大的优点是客户总是完美的、奇妙的、不满足的,即使在他们声称自己很高兴而且生意看起来不错的时候,也是一样。他们不会意识到,自己在骨子里总是希望得到更好的东西,于是,你想取悦客户的愿望就会驱使你从他们的角度出发去进行创造。
比如,没有客户提出过应该推出 Prime 会员服务,但他们确实希望有这个项目。我可以举出很多类似的例子。
保持创业第一天的状态,我们需要耐心试验、接受失败、培育新的种子业务,以及保护业务成长,当看到客户满意时要加倍投入。而痴迷于客户的文化,能最大程度地创造条件,让前面所说的一切都实现。
在疫情中,亚马逊又是如何坚守“客户至上”这个原则的?
贝索斯在2020年的股东信中表示,新冠疫情让他们知道了亚马逊对客户的重要性。亚马逊人全天候的工作,把生活必需品送到客户家门口。应对不可预测的新增需求,他们迅速提升家庭的基础必需品、医疗产品和其他关键产品在库存和配送方面的优先级……
显然,即使面对疫情这样严峻的挑战,亚马逊依然坚守了自己的价值观。时刻把最好的服务呈现给客户。在某种意义上,这也呼应了亚马逊最核心的价值观——“长期主义”。
拒绝形式化管理:只看数字和指标,很危险拒绝管理的形式化,是贝索斯保持创业第一天状态的第二个答案。
当公司小的时候,组织管理会较多地依赖于领导者的直觉。因为公司小,很多东西凭借脑力都可以控制,所以,基于直觉和经验的管理不仅在现实中可以做到,而且也可能高效。
而当公司规模大了之后,业务和组织的复杂程度都增加了,客观上公司就要靠制度,靠预算,靠计划指标,靠指标考核。
贝索斯说,这些形式化的东西,包括靠数字、靠指标进行管理,很多时候是危险的,这也是“第二天”的标志。他在信中写道:
流程是形式主义的好例子。
从道理上说,好的流程可以帮助员工,让他们服务好客户。但如果处理得不好,流程本身就会变成问题,在大型组织里面,特别容易出现这种情况。流程喧宾夺主,成了我们想要的东西。大家都不看结果了,而是首先想着如何确保遵守流程,在流程上不犯错误。